长沙晚报11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在长沙,有一个已运行15年的民间公益组织——长沙市开福区义仓公益推广中心。它从2010年橘子洲头三五人的“零星火点”,发展成如今汇聚近千名志愿者的“温暖之光”,深入湖南、贵州、广西、新疆等多个省份的乡村中小学,开展以“专注乡村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公益助学活动。
“夏令营+图书室+伴成长”,15年来,长沙“义仓”用这三盏温暖明亮的灯,照亮着上万名乡村孩子的未来。6日,记者来到志愿者的聚点之一——麓谷企业广场,探访他们的公益助学故事。
缘起汶川地震,情聚长沙
成立“义仓”这个想法是赵世学提出来的,缘起汶川地震。
2008年5月中旬,赵世学在四川乐山出差,遭遇汶川地震,被困在一个小招待所里,震感强烈,周遭有不少房屋都倒塌了。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太渺小了,生命太脆弱了!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互相帮助。”赵世学回忆当年情形仍无限感慨。回到长沙后,他便加入了长沙天涯义工组织,还牵头成立了“多背一公斤”湖南团队。
“多背一公斤”,即为乡村孩子多背“一公斤的捐赠品”,主题为“爱自然
爱孩子”,聚焦关注乡村孩子的成长。通过网上发帖和线下发传单,赵世学有了最初的团队成员。
赵淑萍就是这样被招募入伙的。
“我本来是到橘子洲头参加音乐节的,看到他们几个人在入口处的展位上发传单,便接过来扫码加群了。”如今已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老师的赵淑萍,当年还是湖南农业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她清楚地记得,那是2010年9月份,展位上的横幅“湖南多背一公斤团队欢迎你的加入”吸引了她的目光。
赵世学告诉记者,那场橘洲音乐节的“摆摊招募”一共吸引了近百名像赵淑萍这样的热心大学生加入。
经过前期筹备,仅仅过了一个月,赵世学便带领上百名志愿者,拉上团队内部自愿捐赠和社会募资而来的一货车物资到岳阳临湘龙源小学落地了一场公益活动。
“我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群,看看老大他们是真做公益还是作秀,没想到第一场活动就办得让我心服口服!”赵淑萍和其他志愿者都亲切地称比自己大十岁的赵世学为“老大”。她笑着表示:“看到孩子们领到新书包、衣服时的笑容,我感觉自己也很开心,这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公益助学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办,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为了更规范地开展活动,2012年8月,在开福区民政局和荷花池社区的帮助下,赵世学和小伙伴们注册了“义仓”。“义仓”的本义,是指古时候各地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丰年积谷,歉年开仓接济百姓。赵世学牵头组织成立的长沙“义仓”则专注于乡村儿童教育。
三个主题项目温暖孩子快乐自己
“一星期夏令营”“传递书香”“陪伴成长”是长沙“义仓”的三大主题活动,也是志愿者们在15年的公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乡村孩童的核心需求。
“这是一个偏远但山清水秀的地方。夏天汛期时,水流很快,在瀑布下面的栈道就会感觉到水汽,十分凉爽……总之罗溪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景点,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这是在今年邵阳市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一星期夏令营”上,一名叫“小龙”的小学生制作的“家乡邀请函”,清秀文字里透露着对家乡美景的自豪。
记者了解到,“一星期夏令营”需要志愿者们自负食宿,到联点乡村中小学为暑期留守儿童举办“兴趣班”。
“夏令营以有趣为主,上午上足球、绘画等兴趣课,下午则传授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我们老师都是认真备课试讲过的。”志愿者李小花是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夏令营负责教孩子们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和防性侵教育。她表示自己加入“义仓”是受她先生的鼓舞,从2018年参与夏令营以来,跟孩子们、志愿者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孩子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明年你们还来不来?’,他们都非常舍不得我们走。”她笑道。
从“一星期”的知识浇灌到“一辈子”的温暖守望,15年来,在长沙“义仓”的公益活动中涌现了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
来自邵阳的乡村学生罗颖(化名)家境困难,十年前镇江一名志愿者李大姐开始一对一帮扶,不仅时常对她嘘寒问暖,还出钱资助她上学。现在罗颖考取了镇江的一所大学,经常到罗大姐的店里帮忙,非常懂得感恩。
永州的李亮(化名)小学时参加过“一星期夏令营”,表示自己长大后要当老师。她从衡阳师范大学毕业后,已回到当地乡镇成为一名实习教师。
因为小时候参加过长沙“义仓”公益活动得到过温暖、长大后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小伙伴更是有几十名。
记者了解到,经过15年的发展,“一星期夏令营”从最初的传统文化浸润发展到兴趣班模块化教学,开设非遗体验、安全卫生、快乐足球等课程,让快乐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到今年,有672人次直接参与夏令营志愿者活动,有2000余人次乡村孩子直接参与夏令营,累计募集资金和教学物资超50万元。
同时,自2011年3月5日第一座“何柱石图书室”在湖南临湘龙源乡建立,“传递书香”项目如今已在全国捐建乡村图书馆236个;通过“陪伴成长”项目,长沙“义仓”志愿者资助了近百名寒门学子,当中有20多名乡村学生已考入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开启崭新人生。
“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大家在这里快乐他人、快乐自己,一起朝着快乐出发!”赵世学说,期待更多的朋友加入,一起关注乡村教育、关心乡村孩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