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打开个体小店的上升通道|“麓山快评”专栏

      付臣欢

      长沙“耕韵餐厅”老板于坤秀领到湖南首张直接变更登记“个转企”执照时,那句“真没想到”道出了万千小店店主的心声。个体户直接变公司,老字号、信用代码、经营许可“一个不丢”——这张薄薄的营业执照,是万千草根商户期盼已久的“身份证升级”。

      过去“个转企”得洗牌重开:老招牌得注销,许可证要重办,多年积累的信用归零。开餐馆的怕断档影响生意,做零售的愁字号流失客源。如今,天心区这招“三延三免”,给小店卸下了“满腹心事”,是实实在在的减负。

      身份一转天地宽。个体户贷款难、招人难,想开分店更是束手束脚。变成公司后,“耕韵”不管是店子开得更大更多,还是各方面升级发力成下一个长沙餐饮IP,都是空间广阔。因为“个转企”绝非一变了之,长沙深谙:身份转换只是起点,关键在于构建全周期培育生态,让新生小微企业活得好、长得大。这一点,长沙通过资金输血、税费减负、融资续航等“加油包”持续助力。

      更深远的是,这种转型不仅打开了民营主体的上升通道,更为城市经济注入梯次发展动力。长沙明确了“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梯度培育,当它们沿“个体户→小微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的阶梯向上流动时,整个城市的产业生态将完成韧性进化。

      百万级个体工商户是长沙经济细胞里的“小不点”。城市经济的活力,既倚重高大上的“头部企业”,也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城市烟火气的鲜活“小不点”夯实基础。截至6月,长沙实有经营主体197.4万户,其中企业77.37万户,个体工商户占比超六成,总量约120万户,近年来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个体户升级为企业。“个转企”将完成经营主体法律身份转变,带来经济规模、税收、就业等增长,同时在品牌、经营、管理、财务、员工保障等方面全面跃迁。

      欢迎有更多类似天心区“三延三免”的政策,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个体工商户们持续打开发展壮大的上升通道。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