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温情留住老厂房“旧时光”,试营业不到5个月“深夜食堂”名号已出圈,兼及休闲游趣、文创娱乐等业态,长沙又一废弃厂房蝶变“重生”渐成新地标——

树木岭“长”出新梁仓

  •   新梁仓成了长沙新晋打卡地。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新梁仓成了长沙新晋打卡地。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   陈双财鲜货烧烤铺店内顾客满座。   陈双财鲜货烧烤铺店内顾客满座。
  •   扫码看辣视频探访树木岭新梁仓   扫码看辣视频探访树木岭新梁仓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凌晨的新梁仓比白天还要亮”。最近,眼尖的市民发现,雨花区树木岭路与劳动东路的交会处有了一处新地标——新梁仓文创园,五颜六色的招牌点缀在霓虹灯里,烧烤铺子里的烟火气夹带着啤酒碰杯的脆响,“逃离地球”等新潮打卡点混搭在老旧的工业风厂房下,衬得这里有一种星城“富贵迷人眼”的错觉。

      但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市民口中的“老鼠岭”:顶棚漏雨、管网老化,废弃的厂房里堆满了杂物……到底经历了什么,这座老厂房才换了“新颜”?7月29日晚,记者实地探访新梁仓文创园,且看这里如何从废墟中“长”出烟火味。

      新梁仓里的“烟火气”

      19时,长沙暮色乍临,霓虹初上,街面的车流渐次亮起尾灯。

      新梁仓文创园里,粮仓造型的房檐下,“陈双财鲜货烧烤铺”的招牌格外醒目。店外,早已挤满了上百位等位的顾客;店里,烧烤架上的肉串正滋滋冒油,冰镇的啤酒在客人的手中“觥筹交错”。

      光影中,陈双财鲜货烧烤铺店长郭智早已忙到脚不沾地:“吧台看看啤酒还有多少,不够赶紧叫人送!”“23号桌加的十串脆骨记上,多放辣椒!”

      “开始只签了750平方米,太火爆了,开业半个月又赶紧把后面的800平方米签下来。”忙碌间隙,郭智笑着告诉记者,入驻前的犹豫被此刻巨大的人流量“打了脸”。如今,陈双财鲜货烧烤铺每天营业至凌晨3时,日营业额达30万元。

      在新梁仓文创园,陈双财鲜货烧烤铺、茶颜悦色、柠季、宝贝蒸饺、易裕和米粉等网红品牌陆续入驻,串起了这里的“夜经济”,“深夜食堂”的名号不胫而走。

      但这里,不只有餐饮业态。

      入口处,“双爷烤肉”店外正放着动画片,数个孩童悠闲地坐在休闲椅上,眼睛追着屏幕里的光影。穿堂风偶尔刮来,绕着孩童调皮地转一圈。这个夏天,原来不只有空调房里的凉意,还有晚风、动画与烤肉香交织的自在……

      “目前,项目入驻率达70%,再过不久,清吧、KTV等消费业态就会入驻,这块13.5亩的土地上剩下的空间已经不多了。”长沙市新梁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赛介绍,新梁仓已经实实在在变成了集美食餐饮、休闲游趣、文创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新地标。

      老厂房里的“旧时光”

      沿着入口再往里走,写着“顶流”二字的打卡红墙、巨大的留声机、“逃离地球”的灯牌……每一处打卡点都透着新潮,值得来上一组摄影大片。

      但谁能想到?这里曾一度被周边居民戏称为“老鼠岭”。

      这里的居民介绍,新梁仓的前身是国网电力的老厂房。20世纪90年代,这里也曾机器轰鸣,工人们在这里挥汗如雨。随着产业转型,厂房逐渐闲置,墙体开裂、管网老化,这里一度变成堆满杂物的“城市边角料”。“最严重的时候,厂房顶棚漏雨,地面坑洼积水,成了安全隐患。”雨花区圭塘街道工作人员回忆道。

      如何盘活存量,让老厂房获得新生?2023年,一份《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通知》的文件,为这片沉寂的土地带来了希望。

      之后,项目邀请曾打造文旅现象级爆款“文和友”的设计团队加入。在坚守工业遗产保护底线的基础上,设计团队决定以激活工业遗产为核心目标,将废旧厂房改造为现代化商业体。

      “我们特意保留了老厂房30%的原貌,希望工业建筑特有的斑驳质感与高挑空间等‘工业基因’能时刻唤醒市民对往昔辉煌的记忆。”梁赛表示,设计团队特意保留了厂房的工业灵魂:斑驳的红砖墙、锈蚀的钢架、老旧的变压器,都成了独特的装饰元素。“项目一期投资4800万元,充分整合了13.5亩地块资源,近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试营业不到5个月,新梁仓文创园的经济效应就已显现:带动周边500多个就业岗位,预期利税超千万元。“我们家就住附近小区,儿子的店就开在文创园。”陪着孙子在入口处看动画片的曹娭毑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能在家门口上班,这日子多舒服哟。”

      新地标里的“暖心弦”

      而在梁赛看来,项目的意义早已超越商业成功本身。

      曾经,每年5、6月份,附近的居民都饱受内涝积水的困扰。得知情况后,新梁仓运营方投资20余万元,为万发小区等周边小区疏通下水道、安装防汛挡板,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他们不仅改造了老厂房,还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小区居民王大爷说。退休电工李师傅看到年轻人在这里喝咖啡、拍照打卡的场景时,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些老厂房还能这样‘活’过来。”

      项目建设初始阶段,也曾有居民提出担忧:“油烟味飘进家里如何处理?”“灯光刺眼影响睡眠怎么办?”

      对此,雨花区圭塘街道升达社区还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建立企业-社区直通机制。当居民投诉空调噪声问题时,通过社区搭建的平台,企业和居民直接协商,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现在,居民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跟我们沟通。”梁赛表示,自己不仅仅是新梁仓的负责人,更是社区的一分子。“新梁仓文创园是一个双赢的项目,周边居民欢迎我们,我们也为这里带来了新生机。”

      如今,新梁仓文创园二期正在规划。“我们想把劳动路和树木岭路联系起来,做一些特色餐饮、儿童乐园等业态。”对于未来,梁赛有很多想法,项目三期想打造成酒店、特色民宿、电竞等年轻人喜欢的综合商业项目,“之后还会推出一系列带有新梁仓logo的文创产品。”

      记者离开的时候已是22时,树木岭路上的新梁仓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年轻人的喜好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梁赛说,“我们希望新梁仓既能留住烟火气,更能沉淀下城市的印记。”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