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春染湘江

      朱鹏飞

      四月春风送我到桥下,我与春风相伴到江边。

      这是湘府路桥下的滩涂,我曾多次从李自健美术馆翻过湘江河堤来到这里。几场春雨已将枯黄的草地刷成了绿茵一片,不动声色地把春天的帷幕从江水中拉上了河滩。

      青青河边草,揉着睡意蒙眬的眼睛,萌萌的,孱弱不谙世事的模样令人怜爱。我想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赢得些赞许。转念一想,放弃了。或许小草根本不屑这种虚名,更乐意在阳光下静静生长、在风里私语、在春日中欢乐。这感动了我,蹲下身子,用手撩拨它们,与它们亲昵。

      湘江缓缓向北流淌,带着悠然的节奏,仿佛在低声吟唱春天的旋律。春风轻轻吹拂下,通透碧绿的江面如温文尔雅的少妇,拖曳着天蓝色纱裙,轻盈而飘逸。我用辛弃疾的词来应景:我见“湘江”多妩媚,料“湘江”见我应如是。

      宽阔浩渺的江面,一艘货船满载着货物而行。船身斑驳,是江水侵蚀过的岁月痕迹。沉稳的航姿,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厚重与责任。货轮吃水颇深,如一把巨大的犁,犁出一道长长的水痕,翻转的浪花如碎玉般飞溅。

      多么熟悉的场景,似曾相识。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父亲犁田的事来。浅水田里,犁铧过去,褐色泥土带着紫云英如波浪般向后翻滚。被整齐翻开的泥土,一层又一层,发出特有的芬芳。

      那时,我上初中,家里喂养着一头黄牛。开春一打开牛厩,黄牛一阵子哞哞叫声,将小小的山冲震动起来,然后是一路飞奔。身强力壮的父亲跟在黄牛后面,乐得呵呵笑:“犁田啦!插秧啦!犁田啦!插秧啦!”

      黄牛欢蹦乱跳一阵后,便是优哉游哉地吃草。一个上午,肚子鼓起来了,便躺卧在田里晒太阳,暖和和的。

      午后,父亲扛着锋利如刀的犁,沿着蜿蜒的田埂走向那片责任田。田里长满了紫云英,是绿肥作物,紫白相间的花瓣肆意绽放。

      高大的父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装一大碗饭菜,独自跑到室外枣树下吃饭。母亲就和我唠叨:“你爸爸说,农村伢子要个头高大点,犁耙水响,样样能干,责任田才能有好收成。我和他说‘各人都有一蔸露水草’,不要操心太早。牛改变不了背犁的命运,人能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农村这条路,不一定适合你。一年之计在于春,你还是要读好你的书。”

      我身高遗传了母亲,不高。看到犁、耙、打稻机这些沉重的农具,心就发怵,我哪还敢学父亲用牛去犁田呢!父亲这个“草莽英雄”眼中,农村广阔天地里,我这株柔弱小草的生存空间却被挤压了。难以接班“犁耙水响”,他看不到希望,心情不安。还好,改革开放的春风持续吹拂。我换了条赛道,来省城读书了。

      江面又一艘货船接踵而来,踏浪前行。犁开的江面下,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底色。春天来了,我知道该干点什么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