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
从文和友的市井烟火、茶颜悦色的国风美学,到安克创新的全球突围、水羊集团的数字化美妆生态,再到鸣鸣很忙的零食新势力崛起……在长沙,以“五小虎”为代表的各种新消费业态竞相茁壮成长。其勃勃生机,不仅源于“走新”的技术革新,更在于“走心”的情感共鸣。
作家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温饱之上还需有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慰藉,乃至情绪的升华。
在新消费模式下,消费体验真是不一样!吃,讲究绿色有机;玩,追求多样有趣;游,选择个性定制;购,看重品质品牌。新消费的核心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走新”与“走心”,缺一不可。进而言之,技术和营销方式的革新为消费升级提供硬核支撑,情绪纾解和人文关怀则为消费体验注入情感温度。二者水乳相融,方能实现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套用流行句式,你要卖奶茶,就不能只卖奶茶,而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美好体验和情绪价值。为何长沙成为“网红城市”且热度不减?新消费功不可没。逛一条街可尝遍湖南各市州特色米粉,买杯奶茶能收藏联名文创,游公园可体验全息投影,坐公交能饱览山水洲城。日日新,又日新,每次来都会有新鲜感,都能获得与其他地方迥异的体验。新之所在,便是心之所向。
近年来,长沙143个新消费品牌扎堆“出圈”,已跻身全国城市新消费第一方阵前列,被誉为“新消费之都”。推动新消费发展更上一层楼,我们尚有不少想象空间和努力方向。一方面,政府可出台更多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持续推动新消费业态的发展和创新。比如,进一步深挖本土文化IP,像西安大唐不夜城那样,将长沙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等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活灵活现的文旅场景。鼓励企业建立“用户体验实验室”,邀请消费者参与产品共创,如茶颜悦色可开设“茶文化体验馆”,让消费者参与制茶、品鉴,在寓教于乐中深化品牌认同。
另一方面,希望更多企业积极适应新消费趋势,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文旅企业可借助AI、AR等技术,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带给消费者沉浸式体验。餐饮企业可以结合“体重管理年”,推广绿色美味的新湘菜,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新消费企业还应注重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塑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当然,不管消费怎么出新,千万不能“变心”。始终坚持消费者至上,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走心”的根本前提。只有让消费者在新消费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才能进一步满足各层次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新消费之都”发展跨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