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7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七里庙社区压缩办公场地,腾出600多平方米打造集老年助餐、助急、助残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政院社区争取闲置房产资源打造600平方米的多功能空间,不但有全新升级的雷锋超市,还有公益理发屋、便民维修点,让居民享受家门口“小确幸”。
7月11日,雨花区人大东塘街道工委组织首届居民议事员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集中视察活动,居民议事员与人大代表、街道负责人齐聚一堂,对票决产生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展开“期中考试”——通过实地观摩、听取汇报、现场评议,检验半年来项目推进的“成色”。
观摩点位晒出民生“成绩单”
去年12月20日,东塘街道召开第一届居民议事会第一次会议,45名居民议事员票选出东塘街道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建强一批群众活动阵地、老年助餐服务升级等10件实事上榜。
走进政院社区,一幢装饰一新的小楼令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栋杂乱的闲置小院。
“通过社区搭台,科大四号院提供闲置房产资源,引入机构馨心公益负责运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项服务。”政院社区党委书记罗晓晴介绍,该邻里中心总面积600平方米,集便民服务、公益帮扶、文化休闲、健康管理于一体。中心设有雷锋超市,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10%~40%,每月还可为低保户提供免费生活物资。此外,还设有公益理发屋、便民维修点,解决居民日常需求。二楼更设置了咖啡书吧,打造了“樟树下说‘政’事”议事点,搭建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
而在七里庙社区,为了解决辖区老年人就餐难,社区将办公阵地压缩,腾出600多平方米场地,如今,装修一新的老年食堂即将投入运营。农行宿舍的150米危墙,通过“人大代表+邻长”模式,在多部门的高效联动下,10天就完成重建……
在省人大社区“华邻有约”共享空间,“三约联动”机制通过“业主参与、物业协同、社区统筹、代表助力”的模式,社区成功调解多起矛盾,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东塘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为辖区企业提供政务办理、政策解读、纠纷调解等7大类22小项服务,今年以来已解决楼宇交通优化、电诈预防等企业诉求46个。
十大实事实现“双过半”
观摩活动后召开的推进会上,东塘街道办事处通报了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截至6月底,所有项目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多个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应急事务中心牵头的新丰路交通秩序优化项目,已完成方案制定,预计7月底前增设270米护栏,解决路段拥堵问题;民生事务办推进的老年助餐服务升级项目中,七里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枫树山社区老年食堂预计8月投入使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建设事务中心负责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质项目,通过“连片打包”模式引入嘉信物业,8个老旧小区实现智能管理升级,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
雨花区人大代表、东塘街道议事员汪正云表示,东塘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有温度、监督问效有力度,真正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让居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纸上计划到落地见效,这些项目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办到了我们心坎里。”居民议事员李志平作为去年票选民生项目的参与者,看到老旧小区改造、校园安全守护等项目稳步推进,深感责任与欣慰。
此次观摩活动是东塘街道“居民议事+闭环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自2024年12月街道第一届居民议事会票选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后,街道建立了“月度会商、季度调度、半年通报、年度考评”的全过程监督体系,邀请人大代表、居民议事员全程参与项目调研、现场视察、进度评议。
“民生实事不是‘终点站’,而是‘加油站’。”东塘街道党委书记蒋多利表示,接下来将根据居民议事员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压实责任、优化举措,确保所有项目年底前高质量完工。同时,将持续畅通居民参与渠道,让民生实事真正由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社会“评单”,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