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百廿荣光映湖湘,桃李天下续华章

  •   《群星闪耀——从桃子湖畔走向世界》/谢永红 黄月初 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25年4月   《群星闪耀——从桃子湖畔走向世界》/谢永红 黄月初 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25年4月

      石元刚  

      2024年1月31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长沙正式启动“校友回湘”活动,号召发挥校友的力量,助力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附中”)迎来120周年校庆。这所坐落于岳麓山下、桃子湖畔的百年名校,为国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材。在长沙晚报社和校友会的积极推动下,一场名为“校友回湘”的寻访活动由此展开,通过记录校友与母校之间跨越岁月与山河的情谊,展现附中教育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群星闪耀——从桃子湖畔走向世界》(由长沙晚报社策划采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5年版,谢永红、黄月初主编)正是对这场寻访活动的真实记录,从中我们得以窥见湖南基础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她为时代发展注入的源源不断的活力。

      跨越山河的校友情,百廿附中育英才

      《群星闪耀——从桃子湖畔走向世界》宛如时光切片,于120年的壮阔史诗中精心采撷,由长沙晚报社派出多位全媒体记者和湖南师大附中校友会一起,历时一年多,前往北京、上海、珠海、广州、深圳、三亚、杭州等城市进行校友探访,从院士、中将到杰青,从企业家到创业者,年龄跨度从“90”后(受访者最大的99岁)到“90后”受访者最小的32岁),真实记录了42位附中校友求学和奋斗的故事。他们或深耕科研,或投身军旅,或扎根教育,或奋楫商海,虽领域殊异,但都诠释着湖湘精神的传承和附中教育的真谛,更反映中国基础教育起步、发展与改革的脉络。书中通过梳理附中的教育成就,总结其教育经验,并结合校友的经历,探讨在基础教育阶段为青年一代的创新与担当筑牢根基,鼓励更多青年投身家国建设,以青春之力书写时代华章。

      教育创新四维密码,培厚家国情怀根基

      附中的教育成就是对“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的传承。从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先生创办的惟一学堂到如今的全国知名中学,附中始终以“心忧天下”的情怀与“敢为人先”的魄力探索教育的本质。120年来,附中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从张履谦院士将“一生挚爱写在祖国蓝天上”的雷达与航天人生,到黄剑在五届奥运会中用雕塑传递爱与美,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从张学东在军工领域的开拓创新,到窦强在国产芯片研发中的“芯”力量;从卢宇彤在超算领域的自主创新,到刘瞻让人工智能在全国2000余所学校“因材施教”,校友的杰出成就,彰显了附中教育的卓越品质,印证了附中育人理念的前瞻性与普适性。校友的精神传承,则使他们在各自领域保持着“心忧天下”的担当与“敢为人先”的锐气。

      附中的教育实践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鲜活样本,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抗压能力的培养。例如,吕华谈到附中“让我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坚韧的品格,为我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学校通过启发式教育打破传统应试思维。例如,杨伟武回忆,附中老师善用跨学科教学,将社会热点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第三,学校注重实践性学习,强调“知行合一”。例如,周笑、张芮源口中的校办工厂不仅让她们体会到课本之外的快乐,还让她们感悟到团队协作的力量,这种教育方式与“新课标”中“做中学”的要求吻合。第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索。学校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鼓励他们根据兴趣发展特长。例如,丁洪回忆附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在学习之余有所热爱,并且学会享受生活。

      从课堂到社会,构建教育反哺生态闭环

      附中的教育理念以“育人根系家国”为底色,构建了从基础教育到家国建设的持续接力,实现了教育反哺社会的闭环。这一闭环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培厚创新土壤,深植家国情怀,使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最终通过“校友回湘”形成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学校通过历史浸润强化学生的使命传承,校办工厂协作等实践锤炼学生的团队精神,热点讲述和时政研讨等活动塑造“大我”意识,这种三维育人模式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便建立起个人与社会的纽带。正如丁洪院士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浩瀚历史中的一员,我热切希望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校友带着这种理念走向社会,其成就已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产物,更成为教育反哺社会的枢纽。例如,方勇纯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促成附中与南开大学共建中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探索贯通“中学—大学”的人才培养链;湘籍企业家积极响应母校和家乡号召,通过产业回迁形成“附中校友经济圈”,为湖南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附中通过打造“人才培养—价值创造—资源反哺”的生态闭环,破解了基础教育“投入—产出”的线性困局,使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促进国家建设的内生动力。

      作为湖南基础教育的典型代表学校,附中120年的历史是一部教育与时代互动的壮阔史诗,校友则是这部史诗中最鲜活的注脚。《群星闪耀——从桃子湖畔走向世界》正是生动呈现这部史诗的优秀作品,从中得见“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传承,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以及从基础教育到国家建设的持续接力和教育反哺社会的生态闭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