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援塞医疗队队员登上全球最大民用医院船开展学术交流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蒋凯 杨龙)记者今日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获悉,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曾磊、刘波、潘琼一行,近日登上停靠在塞拉利昂港口的“全球仁慈号”(Global Mercy)医疗船进行参观交流。此次参观交流聚焦医疗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提升塞拉利昂医疗水平带来新契机。

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曾磊、刘波、潘琼,近日登上停靠在塞拉利昂港口的全球最大民用医院船开展学术交流。照片由中国(湖南)援塞医疗队员 供图

  “仁慈船队”(Mercy Ships)是成立于1978年的国际慈善组织,长期依托医院船与专业志愿者,为非洲国家提供免费外科医疗服务和人才培训,推动当地医疗体系建设,其旗舰“全球仁慈号”医疗船于2021年启用,是全球最大民用医院船。

  自2023年8月首抵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全球仁慈号”已完成超1900台手术,培训当地医护超170人。今年8月,该船重返塞拉利昂,开启10个月医疗援助,持续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助力提升医疗水平。

  参观期间,医院船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船只的功能分区、先进医疗设备,以及所提供的多元医疗服务。船上不仅设有高标准诊疗室、手术室和病房,还在外科手术、眼保健、心理健康、口腔健康、妇女健康及姑息治疗等领域,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医院船还承担着培训当地医疗专业人员的重任,有力推动塞拉利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中国援塞医疗队队员与医疗船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中国援塞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副教授曾磊,就骨科畸形疾病的诊治,包括手术时机、康复训练及手术长期效果等问题,与对方进行了探讨;湘雅二医院普外科副教授刘波,针对手术室设备使用与操作规范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了复杂肿瘤手术案例的处理方法;湘雅三医院妇产科副教授潘琼,则仔细询问了妇女健康诊疗服务流程与措施,分享了中国在妇女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此次“全球仁慈号”医疗船登船交流,为中国援塞医疗队与国际医疗组织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加深了双方在医疗领域的相互了解与信任。未来,双方有望以此为契机,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携手提升塞拉利昂医疗服务水平,造福更多当地民众。

【作者:杨蔚然】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援塞医疗队 湘雅三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