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封来自塞拉利昂的家书发到星城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2021年12月25日,中国(湖南)第23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踏上非洲土地,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为中非友谊贡献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与休整,目前已在中塞友好医院开展相关医疗工作。
队员任珍,是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塞拉利昂当地时间1月30日深夜,即中国除夕的前一天,她向远在祖国的亲人发来一封家书。
亲爱的家人们:
爆竹声声辞旧岁,龙腾虎跃迎新年。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年,遥祝祖国人民和亲人们新年快乐,虎年吉祥!
首先要感谢我的先生,是你坚定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来到非洲大地,你说孩子有你,家里有你,让我放心去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
踏入中医之门20余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习、湖南省中医院工作。一路走来,我享受了单位很多的学习福利:到北京、广州、上海多地学习中医特色疗法,到意大利进行学术交流。现在,轮到我担当责任的时候了,祖国需要我接过这一棒,将我所学带到塞拉利昂。
据了解,中国对塞拉利昂的医疗援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湖南省自1973年首次向塞拉利昂派遣医疗队,并持续至今。塞拉利昂的很多老百姓,是从中塞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这里见证了针灸的神奇,中医文化随之在非洲生根发芽。中医针灸在非洲被很多人接受,中国医疗队员用一枚小小银针,帮助当地人和在塞工作的华人,解决了很多疾苦。特别高兴的是,我在中塞友好医院收了一名叫阿齐兹的非洲徒弟。最初,小伙子阿齐兹是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谢伟彬(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医科)在援塞期间收的徒弟,今天我接棒了,感到无比荣幸!
目前这里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还较为严重。我知道,亲人和同事们都非常担心我,但中医的传播不能因此而断啊,我必须迎难而上,让中医技术为非洲人民和在非洲的中国人服务,让中医文化根植于人心。
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但远离家乡,让我觉得愧对我的两个宝贝。
亲爱的蔓蔓,不论我身在哪里,妈妈都是爱你的,希望你能一直开心快乐。眼下是寒假期间,妈妈不在你的身边,你要好好听大人的话,学习与玩乐要分配好时间。听到你在电话里哭着说:“妈妈,我想你……”其实,妈妈更想你啊,妈妈希望一直陪着你,但是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追求的东西。妈妈是你的妈妈,但同时妈妈是一个中国人,是一名中国医师,妈妈希望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因此加入到中非医疗援助的队伍来了,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及中国文化。我的孩子,你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使命,现在是你学习文化知识打基础的时候,希望你能学好知识、掌握学习的技巧,长大后,你才有能力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有能力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还有,亲爱的彬彬宝宝,你刚刚学会叫“想妈妈”,妈妈就离开了你,每次视频你看到妈妈就很开心的喊“妈妈!妈妈!想妈妈!”妈妈何尝不想宝宝呢!短暂的分离,是为了肩负国家的使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未来你们才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们,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由千千万万的爸爸妈妈们为你们撑起的天。妈妈同样要为你们撑起这片天,成为一个让你们感到骄傲的妈妈。
家是最小国,国是我的家。在中国这个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时刻,我们全体中国医疗队员选择了坚守,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妈妈心中是无比自豪的。祝愿孩子们快乐成长,祝愿亲人们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任珍
2022年1月30日深夜
于塞拉利昂弗里敦中塞友好医院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