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源
常言道,“没有测试,就没有科学结果”。在快节奏市场需求下,产品研发如何实现测试效率最大化?湖南艾克赛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克赛普”)凭借领先的半实物仿真技术,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将实验室内的产品“瞬移”到虚拟场景,实时呈现运动轨迹,为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效测试支撑,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
从“设备代理商”到“技术供应商”
2016年是艾克赛普的转型分水岭。此前,公司以代理国际仪器设备为主业;此后,一支专业科研团队组建,开启了自主研发之路。
为何主动转型?总经理肖燕认为,这源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与技术沉淀三重动力。
“仪器设备行业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肖燕表示。恰逢《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出台,艾克赛普敏锐捕捉机遇,尝试研发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产品功能、寿命、安全性的一站式检测,大幅提升了产业链效率。
本土产业需求是直接推手。例如,湖南科技大学海洋重点实验室面临诸多应用要求,艾克赛普凭借技术实力与其达成了合作。
技术的突破,很快转化为客户价值。某新材料企业曾被抽检效率低、退货率高而困扰,应用艾克赛普的自动测试系统后,不仅实现了100%全检,还能精准定位故障,将不良品率从20%降至1%以下。
“半实物实时仿真能将实地试验周期从数周有效缩减至几天,成本从千万元降至数十万元。”技术人员表示,同时可以实时调整参数,实现“测试—优化—再测试”的闭环,大幅加速研发进程。
“三要素”护航半实物仿真
从仿真到半实物实时仿真,仅几字之差,却代表着测试阶段的升级。半实物仿真是量产前的“最后一道关卡”,能将现实问题在虚拟环境中复现,提前暴露潜在风险。
艾克赛普的半实物仿真技术,为何能成为行业标杆?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支柱:场景复现能力、毫秒级实时性、智能控制逻辑。
极限环境是产品可靠性的“试金石”,现实中成本高昂的深海、极温等场景,对于半实物仿真来说却是“小菜一碟”。“我们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模拟百万公里续航测试,为深海装备复现几千米水压环境。”肖燕举例道。
由于半实物仿真与现实环境存在差异,为减少误差,更好地体现实时性能,测试时间的控制指标至关重要。目前,艾克赛普的仿真步长(即仿真系统计算推进的逻辑时间长度)已小于等于毫秒级,确保与物理世界精准同步。此外,合理地控制逻辑,也能让测试少走弯路。
如今,随着AI在各领域深入应用,肖燕也瞄准了这一“得力干将”,未来计划利用AI辅助构建实验环境,节省实验人员精力,从而让测试系统服务于更多用户。
2017年通过“政采贷”“应收账款池”等产品授信,帮助承接政府及大型企业采购订单;2019年开启科技型转型,给予“数科担”500万元授信,助力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作为艾克赛普的伙伴,长沙银行的金融服务也灵活多变。未来,该行将以“融资+融智”模式提供债权、股权方面的支持,并协助引入创投机构、投资基金等,助力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