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成都航空公司的一封来信,为我们还原了一段机舱救援的感人故事——

万米高空,长沙两护士联手救人|“新时代 新雷锋”专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杨蔚然 通讯员 李姗

      “危急时刻,您挺身而出,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冷静的判断和迅速的行动,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护,成功稳定了乘客的生命体征,为后续医疗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管护师熊佳佳收到了来自成都航空有限公司的一封感谢信,信里,航空公司对熊佳佳等长沙医护人员的果敢与专业,致以由衷赞许。

      原来,1月27日,除夕前一天,熊佳佳与家人乘坐由长沙飞往三亚的航班,准备开启期待已久的家庭度假之旅。然而,飞行一小时后,机上突发紧急状况,一位60多岁的乘客突然昏迷不醒,情况万分危急。

      乘务组立即广播求助,熊佳佳闻讯后,毫不犹豫地与爱人迅速赶到乘客身边,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

      “听到广播求助后,我与熊佳佳同时到达病人身边,我们两个是前后位置,但并不认识。”巧的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阳玲也在这趟航班上。

      她们摸了摸病人的颈动脉,发现已没有搏动。于是立刻请求乘务员,将飞机上的应急箱迅速拿来,并立即为病人戴上飞机上的便携式氧气呼吸面罩,进行高流量吸氧,随后查看应急箱里的清单,看有哪些能用上的东西。“我将听诊器递给了熊佳佳,然后去拿血压计,发现血压计当时没有电池,迅速装上后给病人量血压,当时病人血压只有74/38毫米汞柱。”阳玲说。

      “病人昏迷不醒、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我们考虑病人为心搏骤停。”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阳玲与熊佳佳一道,立即为病人展开心肺复苏抢救。

      在乘务员的大力协助下,大家将病人平放在机舱过道上,争分夺秒地为其进行心肺复苏。经过一番紧张抢救,病人逐渐恢复意识,心跳和呼吸也逐步变得平稳。随后,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压从74/38毫米汞柱上升至90/52毫米汞柱,心率维持在62~70次/分。

      “当病人恢复到生命体征平稳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阳玲与熊佳佳一直守护在病人身边,同时安慰病人家属不要着急,会慢慢好起来的。这时,飞机也在渐渐降落,阳玲再次量得病人血压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有明显好转。

      飞机平稳降落后,病人被安全移交给三亚凤凰机场的地面医疗队,接受进一步的专业救治。

      “没想到,事情过了这么久,早忘了,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却还写来了一封感谢信。病人当时的情况确实很不乐观,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当时想到的是,一定要让病人平安回家过年。”阳玲说。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