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诊学员到诊所“主理人”,中国援塞医疗队助力本土中医人才成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刘春雷 盛希)近日,中塞友好医院中医药中心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该中心培养的优秀学员Umarr H Bangs在学成后诚挚邀请他的中国导师——援塞医疗队的医生们,参观他自己的诊所,并携手为社区带来了一场“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这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塞医学交流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系统性中医培训在非洲大地绽放的生机与活力。
Umarr H Bangs作为中医药中心首批系统接受中医培训的本地学员,在医疗队中医组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系统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知识和针灸实用技术。通过长期在中医门诊跟诊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成归来后,他满怀信心地在社区创办诊所,成功将中医理念与当地医疗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针灸治疗疼痛与中风后康复为特色的诊疗体系。
如今,Umarr的诊所已初具规模,环境整洁明亮,就诊秩序井然。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患者——有的为颈肩腰腿痛寻求缓解,有的期待通过中医进行中风后康复,还有当地妇女希望用中医方法调理体质。银针闪烁间,患者的笑容与信任成为中医药疗效的最佳见证。当地居民纷纷称赞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疗法”,并亲切地称呼Umarr为“针灸医生”。
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刘龙飞队长来到活动现场。刘龙飞说:“Umarr学员将所学中医知识娴熟运用于临床并取得显著成效,令人欣慰。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推动的中医药援外项目正在塞拉利昂开花结果。医疗队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本土医疗人才,为塞拉利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活动期间,医疗队专家现场观摩诊疗流程,并为部分患者进行针灸示范与健康指导。中医药中心主任郭建军强调:“中医走向世界,不仅依靠疗效,更要传播文化。只有真正理解‘辨证施治’的精髓,才能让中医在非洲真正落地生根。”他对Umarr诊所的规范管理、娴熟技艺以及络绎不绝的就诊场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援外医疗工作的核心价值。
除了专业交流,医疗队还为Bangs诊所的医护人员及社区居民开展了“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通过系统讲解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民众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展现了中国医疗队促进社区健康的全面关怀理念。
Umarr H Bangs激动地表示:“感谢中国医疗队和郭老师的无私教导。是中医知识让我的诊所焕发新生,也让我能更好地为同胞解除病痛。我将继续努力,成为传播中医文化的使者。”
多年来,中国(湖南)援塞医疗队持续为塞拉利昂提供医疗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中塞友好医院中医药中心作为重要平台,不断为当地培养本土化中医人才。Umarr H Bangs学员的成功实践,成为这项中塞友谊工程中最生动的注脚。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