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六旬老人突发肺栓塞,ECMO团队上演“生死时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刘军)“谢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今日,劫后余生的65岁雷先生竖着大拇指,对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科二部医护人员感激地说。3周前,这位老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抢救。
家住长沙县的65岁的雷先生,去年6月确诊为“肺栓塞、右下肢血栓形成”,当时选择服用华法林抗凝药物进行保守治疗,2个月前自行停药。前段时间,雷先生受凉感冒,本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6月24日下午,他突感呼吸困难、全身大汗,家人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但在送医途中,雷先生突发昏迷、心搏骤停,随车医护人员立即对他予以心肺复苏抢救。到达最近的医院后不久,雷先生恢复了自主心律,但血氧难以回升,血压也在持续走低,随时有再次心搏骤停的危险。
危急时刻,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科二部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接到求助后,迅速响应,及时赶到患者身边,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上机,将暗红的静脉血转化为富含氧气的鲜红血液,暂时替代了患者衰竭的心肺功能。患者病情稳定后,被安全转运至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继续治疗。
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期间,急诊医疗团队24小时不间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精准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患者生命体征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趋于稳定,但危机并未解除,必须找到并清除致命病因。
经过多学科会诊和一系列检查后,患者最终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随后,介入科团队接力救治,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定位并成功清除了患者肺动脉内的大部分血栓,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在后续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者最终成功脱离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目前,雷先生已能自主下床活动。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科二部副主任医师侯琨介绍,肺栓塞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其主要原因是血栓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未治疗死亡率高达30%,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死亡风险。这些血栓绝大多数(约90%)来源于下肢或骨盆的深静脉系统,因此,预防肺栓塞的关键在于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避免久坐久卧、长途旅行时活动下肢、手术后尽早下床等。同时,戒烟、控制体重、管理慢性病也能有效降低肺栓塞发病风险。骨折、妊娠高风险期或癌症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借助药物预防。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