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仪式,不留骨灰!长沙7旬老人无私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潘爱华 杨丽红)“我去世之后不办仪式,不留骨灰,一切从简,有用的都捐献出去。”这是72岁长沙市民周长庚在世时经常跟家人念叨的一句话。记者今日从长沙爱尔眼库获悉,经各项评估,周长庚老人捐献的眼角膜质量良好,可以帮助两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给他们带去新的生活。
2月12日,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的72岁老人周长庚突发疾病,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遵照其生前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心愿,周长庚的家属拨通了湖南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电话。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往周长庚老人家中,与周老的家属办理捐献手续,并进行眼角膜捐献和遗体交接工作,完成周老的生前夙愿。在周长庚眼角膜捐献和遗体交接仪式上,他的女儿含泪说:“父亲的无私和奉献精神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他是我们的骄傲。”

周长庚退休前是长沙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普通工人。退休10多年来,周长庚除了基础性疾病——糖尿病外,身体状况一直都不错。他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积极帮助他人。他得知身边朋友成为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志愿者,就和妻子提起自己的想法:“我想在百年以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这样既能帮助医学生提高医学水平解决医学问题,又能帮助他人重见光明,也算是为社会作了自己的贡献。”他的妻子和女儿对此事非常支持,尊重他的意愿。于是,周长庚主动联系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于2017年4月26号签署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志愿书,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在委托人一栏签字。
为了确保自己的捐献心愿能在百年之后实现,2021年1月16日,周长庚来到湖南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进行再次登记,并写下遗嘱:“在我过世后马上通知受捐单位,不办仪式,不留骨灰。”
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潘教授说:“周长庚老人在生命最后把遗体捐献出来作最后一次贡献,成为医学院的‘大体老师’,用于解剖教学守护医学教育的发展,感谢周老的爱心奉献,愿越来越多的人像周老一样,在生命终结时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用无私大爱温暖着世人。”

如何进行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登记
网上登记:微信搜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进行志愿登记。
现场登记:前往当地红十字会或遗体角膜接收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
遗体、眼角膜捐献咨询联系电话:0731-82584949。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