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康生活征文 | 清白一水间

  ■邓跃东

  过了资水大桥,往西走过一条宽阔的公路,就已出城了。柏油路面黑黝黝的,交通标线整齐直白,钢护栏显得十分明亮。我觉得情况有些和我的记忆不对,对中巴车司机老凯说:“是不是走错了,白水洞我去过几次,路没这么好,还要穿过新邵县城的!”

  中巴车司机老凯气嘟嘟地回答我:“你有一百年没出来了吧,这是直达快线,不用再绕新邵县城了,有了新路我一天能多跑三趟!”

  车子很快就到终点了。下车后,我十分惊讶,但我觉得还是走错了路,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宽大的停车场,停着不少挂着粤、桂字牌的车子,过去这里是老百姓的几块晒谷坪。现在,还建了高大的门楼,跟外面那些响亮的A级景区一样,设立了摆渡车,买了票才能进去。我以为跟过去一样,讲两句客气话就进去了,现在都要买票,套票一百元。我们还是想进山看看,白水洞的瀑布怎样了,只好交钱,十人一千元。这是我过去来过很多次的一座山啊,现在全新开发了,旅游休闲,吃住玩购,游客川流不息!

  花了钱的游玩,我觉得品质要高一些,能用心欣赏风景。进山的路也明显比以前好走了,铺了石板;树叶也绿了,有人在喷洒护理草木;水也白了,清澈见底,涟漪微起,真让白水洞护住了真面目。

  游客们一个劲地爬坡往里奔,听说进山五里有一个瀑布,水从百米高山落下,漂成一道白练,底下是深潭,水绿得有点神秘,里间百年奇鱼游弋。水从潭边溢出,越过树荫,漫过石头,流过谷底,水色却是白白的,好像银子泻出。

  我很钦佩山外的村民,眼盯脚下,在白水上做大文章,引得游人无数。当然,我能想得到他们做决定时的顾虑和压力,落后地方的人们没有办法,只有毅力和蛮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午,老凯带我们去一个熟人的楼房里吃午餐,两口子开店,请了三个邻居帮忙,午餐有四桌客,一会还有两桌人来。午饭吃得舒服,同样是城里能吃到的食材,感觉像是从来没吃过一样。结账时,我按菜单付了四百元,四十一个,想了一下,还是给主人加了一百,却跟打架一样,推了很久他才收下,但要送我一篮鸡蛋。我心里美滋滋的,好像得到什么奖赏。

  吃了午饭,老凯带我们赶往三十公里外的清水村。老凯说,清水村绿水青山,老人多数上了九十岁,几乎家家都有百岁老人,外面的人艳羡不已,纷纷前往取经。老凯的话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困意顿时散去。

  清水村是新邵县北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村子,手机地图上找不到,车子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弯弯曲曲地前行。两边的青山很高,仰头才能看到天空,竹枝不时伸向马路中间,大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诗境。

  溪流的水太迷人了,大家叫老凯赶快停车,争相下到溪里,把清冽的水往脸上捧。同行的老刘还从车上拿来一只纯净水桶,灌了满满一桶,说晚上用溪水泡龙井,明天还要灌一桶带回去。

  这条溪流从前面的高山流出,蜿蜒弯曲了很长,流到这里水流变缓,两岸宽阔了,山民开垦了两溜农田,种有油菜、水稻,还建有一些大棚。

  我们在溪边戏水时,一个农妇提来一篮子草莓,请我们品尝。大家抓了在溪水里洗,她说不用洗的,洗了味道就变了。我们都吃了,没洗的味道真还不一样,清甜津美,回味绵长。我们以为是外面买来的,她笑着说,草莓就是大棚里栽培的,没用化肥农药,味道跟外面的不一样,很多人家都种了,虽然产量不高,但加上其他的作物,我们也不用再外出务工了。

  我们不由得向她投去欣慰又敬佩的目光,但是禁不住诱惑,纷纷钻进大棚动手采摘起来,也让家里人尝尝本地草莓的味道!

  清溪两边建了房子,开了一些客栈和商店,走着一些跟我们一样东游西荡的城里人。进入客栈,坐到木料阳台上,松香扑鼻,清水从眼前潺潺流过,远处青山妩媚,烟岚飘渺。我不想说话、不想打牌、不想喝茶、不想吃饭、不想看书、不想看股票、不想玩微信,只想这么悠然地坐着。

  我似有所悟,清水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为什么成为高寿村,为什么村民能够自给自足。他们跟白水洞村子里的人一样,让一溪清水名副其实,使其获得尊严。人与自然是互相依赖的,同样也得到了尊严回报。

  是这样的,有些事无需太用力,依照事物本来的规律去躬行,往往得到了不一样的效果。比如,眼前的清水白水。

【作者:邓跃东】 【编辑:黄能】
关键词:我的小康生活征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