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康生活征文 | 安居记
■龚军辉
2000年,我从宁乡煤炭坝来到长沙。一年后谈上女朋友,扯了结婚证,安家的问题便摆到了案头。没有分文积蓄,妻子弃教读研,完全靠我每个月两千元工资生活,要在房价开始上涨的长沙分割得一块小小容身之地,那是白日梦。庆幸岳父母毫不犹豫拿出了全部银行存款,我心中才有那么一丝底气。
揣着钱,骑上自行车,按照房产广告小心翼翼登门选房,三天下来,勇气全无:十来万元钱,热闹街区的现房是不可能指望的,只能找那稍偏远但交通便捷的地方。和妻子触头相研多日,再按图索骥实地勘察了解,相中了南湖路一处正在开工的房产,120平方米,24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按揭20年,那点家底恰能交清首付。一咬牙便与银行签了借贷协议,欣喜之余不免有种签完卖身契的悲凉。
以后的日子,便不敢再大手大脚花钱,去饭店消费的习惯立马改变,宴请朋友的次数骤减,不得不买衣服也是货比十家才掏出了腰包……一切都在精打细算中度过,却还是每近银行还款日子心中便发慌,孔乙己数钱的窘困和古人所言军无余粮的焦虑,这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而最舒心的,是在周末与妻子携手坐公交车前去建设现场看房子:地基挖坑完成、钢筋结构架起、水泥正在浇灌、一层楼面已经砌就……这样的“发现”,每每让我们兴高采烈。两年后按期收房,目睹空空荡荡的毛坯房,喜悦之后那种装修的压力,又让我抬不起头来。东挪西借,双方父母拿出棺材本,终得以居室装饰一新。乔迁当日,请家人欢聚于酒店,滴酒不沾的妻子举起一杯白酒一饮而尽,让我目瞪口呆之余明白了压力释放后的痛快淋漓。
再以后,妻子研究生毕业分配至高校任教,持家育子之余做科研;我四次更换工作,东奔西跑却挤时间搞创作;女儿出生,上幼儿园、读小学……一切都按部就班,所有都如期而至,平静从容,一晃就是十多年。
一日正在书房翻阅材料,妻子悄然入室,对我道:“家里有点积蓄了,房子也旧了,该换换了。”我心不在焉地支吾一声,不置可否,而习以为常的妻子嘀咕一句便退了出去。
不几日,我出差回家,妻子乐悠悠地迎上来,说:“谷山那处140平方米的房子,我全款买下来了。”我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事情她居然未同我商量。妻子解释道:“那里绿树成阴,鸟语花香,颇宜居住。现在虽稍有点偏,但交通便利,价格合理,房子升值空间也很大。”木已成舟,我自然无话可说。随妻携女前去察看,确实环境幽雅、空气洁净,比之嘈杂的南湖路,无疑是居住胜地,直为妻子的高瞻远瞩翘指点赞。妻子不无得意地说出了她的如意算盘:“女儿才进小学,还要在城里住一段时间,这边的房子先空着不装修,权当存钱升值。等孩子大了,再住过来,既享受了这边的好坏境,又不用为房价上涨担心,岂不两全其美?我们现在,就可以无需像以往那般拼命求生存,保持好的心态,追求长寿健康便是盈利赚钱。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的!”
妻子向来说到做到,第二天即要求我随其跑步锻炼,并有计划地安排饮食起居,我唯有服从。
又是七年时间,女儿小学毕业还成了全市三好学生;我趴在电脑前码字日丰,出版的专著多了起来;妻子不仅学了一手好厨艺,而且操持家事得心应手,健身与网购更成了她工作之余最为热衷的事情;第一套房的房贷还得只剩下零头了;买了小车接送女儿上下学更为方便;家门口的地铁也建成了,周末从南湖路到谷山颇为快捷……小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爽,锅碗瓢盆的交响里有女儿的美妙琴音作伴,更新换代的电脑手机里积累着一家人旅游生活的幸福画面;到处堆积的图书虽偶让人心烦却有更多的骄傲自豪。
近期,我调到海口工作,周末回到刚离别五日的长沙家中,开门却是一怔:家具焕然一新——显然已经更换,客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窗台上绿萝丛生花香扑鼻,而厨房、书房都作了精心打理,收拾得整洁异常。妻子自鸣得意:“生活得做精准的加减法,该舍就舍,该换就换,物尽其用,尽享空间。这样,既使不去换更大的房子,我们也可以过得更加舒服方便,住得也更加安心清心!”
是的,日子是用来过的,房子是用来住的,只要安心便是幸福。想一想我家这二十年的寻常日子,大家不负韶华,在岗位上尽心工作,在生活中用心经营,一点点走向自在、走向小康,不正是这个理念的实践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