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康生活征文 | 拉“犁”

  ■郑久安

  伏天,阳光强烈。

  我坐在村部的小会议室里,埋头整理档案,窗外突然传来哐当哐当的声音,抬眼望去,不远处一位老人正在弓着背拖东西,被拉物件与 路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当我再次望向窗外,发现老人仍然站在烈日下,焦急地四处张望。我放下手上的活,拿顶草帽戴上,走到他的身旁。

  “老哥,怎么了,在等人吗?”我问道。

  “是的,等了很久也没一个人从这里过。”老人一脸无奈。

  “来,我帮你。这是什么东西?”

  “犁 ,耕田用的铁犁。”还没等他说完,我就抓起铁犁的两个手柄往前拖, 心里立即咯噔了一下:这东西咋这么重呀! 我咬着牙、憋足劲,摇摇晃晃走了十来步,实在拖不动,不得不停了下来。

  “前面一段路你是咋拖的?”我很是疑惑。

  “前面是水泥路, 阻力小,一个人勉强拖得动。从这里开始,是机耕道,上面铺的是砂砾石,阻力大,就拖不动啦。”我顺着老哥的手指一看,路面上满是砾石,大的比拳头还粗,小的也有蚕豆大。

  看着路,我立马有了一个新的主意:“老哥,你抓那边,我抓这边,我们两人同时用力拉,怎么样?”

  “好,谢谢你了!”

  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路面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们两人各扶一边,在路上摇摇摆摆走起了“S”形,才没多久,我开始喘粗气,豆大的汗珠往外冒,脚板也被砾石烙得火辣辣痛。我连忙喊老哥休息一下,他点了点头。坐在路边草丛上休息时,老哥指着我的脚板说:“你的鞋坏了。”我把脚抬起来,只见右脚鞋帮外侧已全部开裂,只有内侧还剩三分之一还连着,这是拉犁时用力过猛造成的。老哥一脸歉意:“今天真是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

  “没关系,我有办法。”我把鞋带解开,用鞋带把整只鞋连同脚板绑在一起,说:“怎么样,还行吧,来,继续走。”我们弓下身子,拉着铁犁一步一步移动起来。感觉走了很久很久,老哥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忍不住问道:“老哥,你家的农田在哪儿啊?”老哥埋着头,断断续续地道:“上了这个坡,到了前面的山脚下就是。还有一里远呢!”我连忙说:“休息下,休息下再走吧。”老哥放下铁犁的手把,我们坐在机耕道上,聊起了眼前的铁疙瘩。

  “铁犁很久没用了吧,锈迹斑斑的。”我满腹疑问。

  “我家的铁犁弄坏了,今天借别人的用一下。这家的劳动力都在广东打工,铁犁好几年没用,所以就锈成这样了。”

  “哦,原来是这样。”看到天气越来越热,我有些着急了。我们头顶烈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记不得中间休息了几回,我只感觉眼发黑、手发麻、腿发酸。迷迷糊糊听到老哥说“到了”,我立即松开手,瘫坐在了地上。老哥惊讶地说:“你出血了。”我缓缓睁开眼睛,费劲地撑起身子,看到铁犁把手上果然有血渍,低头一看,自己手上有一个大血泡,皮已经磨破了,一股刺痛随之而来。老哥竖起大拇指说:“你是个实诚人,你们帮扶工作队都是好样的!”

  “你怎么知道我是帮扶工作队的?”

  “你们来村里扶贫,天天走这家走那家,帮大家想办法、出主意,装路灯,修路修水渠,搞种植搞养殖什么的,大家都知道啊。特别是你们去年带着我们村种香菇,大棚都建了二三十个,好多人都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里种香菇,管了地又管了孩子,收入也不错,真是搭帮你们了呢!”老哥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今天让你吃苦啦,等下我给你送一篓土鸡蛋来。”

  我连忙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们自己买了有呢。”

  老哥的话让我想起了这两年来的帮扶工作,其中历程,亦如这山路上的拉“犁”,有苦、有累、有难。但是我们做的一切,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挂在心里,能真正帮着他们从贫困走向小康,于我们而言,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

  我想,这个扶贫路上的“拉”犁故事,必将成为我一生最为难忘的回忆。

【作者:郑久安】 【编辑:黄能】
关键词:我的小康生活征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