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合平新村社区:“社区合伙人”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通讯员 陈靓 孔亚超)8月1日,芙蓉区东湖街道合平新村社区“幸福家油站”里,20多组亲子家庭在田间地头挥汗体验农耕,泥土芬芳中满是欢声笑语。这一幕,正是合平新村社区党总支创新“社区合伙人”机制,撬动多元力量服务民生的一个实践。
破解社区治理“独角戏”困局,社区党总支的答案是当好“牵头人”、找好“合伙人”。今年4月起,合平新村社区党总支成员化身“铁脚板”,带着“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走访辖区11家单位,数十次走访、百余条记录,摸清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包括小区环境待提升、困难家庭需帮扶、学生实践缺平台等。
走访不是目的,精准对接才是关键——市人大代表、浩天建工集团董事长李军接过“需求清单”,当即促成企业与大同第三小学爱心结对,从需求摸排到专项教育基金到位仅用13天。“教育是民生工程,义不容辞。”李军的话掷地有声。区人大代表、湖南网知进出口贸易公司董事长朱其奕也迅速响应,与困难家庭建起长期“一对一”帮扶。一本课外书、一次研学、一份帮扶,居民的朴素愿望,正通过“合伙人”平台照进现实。
东合新苑小区曾因物业混乱,环境卫生差、车辆乱停、设施破损让居民怨声载道。社区党总支牵头,联合小区党支部、物业、业主议事会,创新组建“物业合伙人”机制。小区党群服务站的定期议事会上,党支部书记庄红双与物业经理逐项核对服务清单:新栽树木、绿化维护、便民小道建设……“新机制让物业回归服务本质。”物业负责人坦言,有了监督与沟通,更能专注提升服务。业主杨苗指着公示栏里问题解决的对比照,笑着感慨道:“变化实实在在,服务越来越有质量。”如今,“有事找楼栋长”成了居民习惯,矛盾调解更顺畅,“物业合伙人”实现从“管理僵局”到“信任共赢”的蜕变。
“四菜一汤、价格实惠,离家还近。”东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里,居民石志武对助餐服务赞不绝口。这里60岁-79岁老人每餐10元,80岁以上仅8元,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支点。
这个“幸福圈”的构建,离不开“社区合伙人”的参与。志愿者湛孟君走访独居解奶奶时,记下她想看花鼓戏的心愿,社区“送戏下乡”时,主动接送老人。像她这样服务超300人次的志愿者,是“合伙人”里最活跃的细胞。
东合新苑小区的“合平先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带项目进小区”:家电维修、社保认证、智能手机教学、爱心理发、露天电影……便民服务触手可及。“会吸纳更多爱心商企,筹划智慧健身房,升级‘幸福圈’。”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雄波说。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物业,从精准帮扶到养老助餐,从便民服务到志愿力量,“社区合伙人”机制在合平新村社区焕发蓬勃生机。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搭建起资源整合、需求对接、服务落地的平台,实现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越来越多个人、单位成为“合伙人”,让社区凝成充满温度与生机的“幸福共同体”,奏响多元共治、惠及民生的和谐乐章。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