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岭模式:以“小”见“大”,把实验室建到基层治理一线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虹

萤火虽小,却能照亮光明;微光虽弱,亦能汇聚成炬。11月29日,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第二届公益慈善大会举行,现场,“助力100个特殊困难家庭”公益项目(第二期)正式启动,湖南首个“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室”同步成立。

经三年探索,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的公益慈善实践正成为全省样板。通过找准“小切口”,这个人口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样、老旧小区难治理的街道,摸索出了破解基层治理“大课题”的“金盆岭模式”。

活动现场的爱心捐赠。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虹 摄

32个公益项目惠及1万余名群众

现场,长沙市慈善总会、湖南佳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柏之雅医院、湘悦海鲜酒店、宁乡市八哥公益服务中心等单位、企业、机构和个人捐钱捐物捐服务,为辖区100个特殊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

在2023年首期“助力100个特殊困难家庭”公益项目的基础上,今年,金盆岭启动第二期“助力100个特殊困难家庭”公益项目,通过深挖潜力、整合资源,募集到价值300余万元的爱心款物,惠及4975名群众,让公益基金从小家汇聚到大家,再从大家流转到小家。

三年前,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率先成立全省首家街道公益发展基金。三年时间,街道落地执行了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助安、助推社区治理7大类别32个公益项目,有效动员各类组织、党员、居民群众为居民办实事,惠及1万多名群众,获评全省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以金盆岭为典型,近两年,天心区政府累计投入服务类救助资金1.1亿元,撬动社会投入0.6亿元,累计救助帮扶困难群众11.9万余人,逐步形成“随手公益、人人慈善、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全省首个“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室”成立。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虹 摄

“首创”精神推动探索“金盆岭基层治理模式

金盆岭街道面积不大,仅4平方公里,但由于位于长沙老城区,基层治理遇到诸多难题。然而从这三年的探索中,街道推出多个首创,逐渐形成基层治理的“金盆岭模式”

譬如活动当天成立的湖南首个“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室”,就令人眼前一亮。

“这个实验室是在我们街道前期开展的‘基层治理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成立的。实验室将联动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学院这四所高校,从课题研究、资源整合、人才培育、校地联合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建设。”金盆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夏天介绍,实验室将联合高校、智库专家、社会治理实践专家,组成社会治理团队,致力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以课题研究为例,目前实验室首批已确定“街道分层分类推进‘三长’培训模式实践研究”“关于通过推进老旧小区水改提升居民居住质量的研究——以永宏佳园小区水改工作为例”等15个小课题项目,深入剖析基层治理重难点。

志愿者上门帮扶老人。 长沙晚报通讯员 谢莹 供图

为确保实验成果,“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室”还明确了会商研判、联合指导、培训交流、监测考评四大机制。

探索“消费捐”,顾客在辖区门店消费,商家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捐赠给街道或社区公益发展基金;探索“阵地服务换空间”,将社区阵地免费提供给有需求、有潜在资源的商家或服务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书法、舞蹈等服务;从家庭单元细胞入手启动“万个家庭幸福计划”,《“金”晚八点》栏目持续推送……

这些小创新,让金盆岭的安全发展工作成为全市示范,居民自建房统筹统建成为“长沙首创”,D级危房拆除重建刷新“金盆岭速度”,金盆岭街道基层治理成为天心乃至全省的样板。

【作者:洪虹】 【编辑:肖彪】
关键词:基层治理 金盆岭街道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