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青年血压“爆表”!早期若不干预,心脑血管患病风险高出常人3至5倍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宋娟 秦璐)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提升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与防控能力,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科普活动。该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走进雨花区洞井街道高升家园小区、浏阳市澄潭江养老服务中心等地,为群众公益检测血压、血糖,进行健康宣教、查房指导工作等。

长沙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走进雨花区洞井街道高升家园小区,为群众讲解防治高血压病的常识。 均为通讯员供图

  20岁青年确诊为极高危高血压病

  在宣教活动中,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泽华介绍了近日收治的一个典型病例。一名20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许先生(化名),在体检过程中,医生测量发现他的血压升至192/130毫米汞柱。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收缩压(高压)90毫米汞柱至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60毫米汞柱至89毫米汞柱之间,而许先生的血压数值远超这个正常范围,经诊断,他被确诊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医生迅速启动年轻高血压评估流程,为其开展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工作,以确定其高血压的具体原因,从而制定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经查,其发病是遗传与不良生活方式“联手作祟”。他的母亲和外婆均患高血压,遗传基因让他对高血压更具易感性。而他自己,长期有吸烟饮酒习惯,烟草与酒精不断侵蚀血管;学习压力大,作息严重不规律,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些因素叠加,最终引发了极高危高血压。

  经过医院的规范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已稳定下来。但考虑到高血压疾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他仍需接受长期的随访管理,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李泽华表示,青少年高血压并不少见。早发高血压患者若不干预,成年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比常人高3至5倍。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持续损害心脏、血管等,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已确诊的要规范治疗,降低未来患病风险。

  青少年防范高血压需从多方面着手。饮食上,要控制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不超5克,可用带刻度盐勺,少吃咸菜等含隐性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及优质蛋白,减少饱和脂肪酸、甜食摄入。运动方面,每周进行5至7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还可适当做抗阻和柔韧性训练。生活习惯上,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心态,及时缓解压力,保证每晚7至9小时充足睡眠。

心血管专家团队来到浏阳市澄潭江养老服务中心,帮助该养老机构有效提升对高血压病规范管理的水平。

  已确诊高血压,日常防范做好三点

  关于已确诊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防范要点,李泽华建议做好三点。

  第一,长期监测,精准管理血压。长期精准监测血压是管理关键。高血压患者应早晚各测1次血压,初诊或血压不稳者连测5至7天,稳定者每周至少测1次。晨起测量在排尿后、早饭前和服降压药前,晚间在睡前。为保证准确,一般测2至3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有高血压易患因素(如家族史、超重肥胖等)的未确诊人群,应加强监测。

  第二,规律服药,实现平稳降压。规律服药对控制病情很重要。患者要依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并维持,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优先选用每天1次的长效降压药,实现平稳降压。且必须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血压波动加重病情。

  第三,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方案。患者一般每1至3个月复诊一次,具体依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复诊时,医生会根据血压控制等情况调整方案。患者要如实反映用药和身体不适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

  李泽华提醒,高血压患者日常防范需持之以恒,做好监测、服药和复诊,才能更好地让血压达标,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威胁。

【作者:杨蔚然】 【编辑:肖彪】
关键词:高血压 长沙市中心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