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医”线!白大褂的身影,是假日里最坚定的守护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俊 周金华 彭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度突发致命室颤,医院以无缝衔接的急救链条为支撑,稳稳托住患者生命;患者失血性休克,生命体征急转直下,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用专业与协作成功逆转危局……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长沙市第四医院心内科、急诊科、ICU、手术室的长明灯,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假日坚守;穿梭在病房里的白大褂的身影,是假日里最坚定的守护。

长沙市第四医院介入团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手术,打通其堵塞的“生命通道”。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张俊 周金华 供图

  七旬老人两度室颤,他们无缝衔接打通“救心高速路”

  国庆中秋假期前夕,74岁的张爹爹因胸痛持续发作,前往长沙含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医护人员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为其完成心电图检查,并紧急联系长沙市第四医院常驻该中心的副主任医师费爱科前来支援。费爱科迅速判断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急。

  就在此时,意外突发——张爹爹突然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生死关头,费爱科立即带领含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团队展开抢救,快速实施电除颤与心肺复苏。经过紧张施救,张爹爹成功恢复心跳与神志,暂时稳住了生命防线。随后,120救护车迅速将张爹爹转往长沙市第四医院。

  患者转院途中,医护人员提前与长沙市第四医院胸痛中心联动,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同步激活导管室,为患者到院后的救治抢出“黄金时间”。然而,就在120救护车刚抵达医院时,意外再次突袭——张爹爹的心脏骤然停跳。120急救团队立即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院内急诊团队无缝衔接,推着抢救床一路小跑,将张爹爹火速送达急诊抢救室。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予以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然而经10分钟的抢救,患者心跳仍未恢复。

  “上ECMO!”急诊团队当机立断,医护人员迅速分工,穿刺、置管、连接设备,短短10多分钟,ECMO顺利植入,暗红色的血液经氧合后变为鲜红色回输患者体内,迅速接管患者循环与氧合功能,为后续治疗守住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生命维持暂时得到了基础保障,但仍未恢复有效心跳。长沙市第四医院胸痛中心团队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将其转运至介入导管室。介入团队在超声引导下快速进行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冠脉造影结果清晰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这正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元凶”。介入团队紧盯屏幕,精准操控器械,小心翼翼地将药物球囊送至闭塞部位并成功扩张。当造影显示血流重新通畅,堵塞的“生命通道”被顺利打通,在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术后,张爹爹被转入急诊ICU,但他先后出现凝血紊乱、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且心功能持续低下。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心内科、肾内科、临床药学科专家共同研判、制定个体化方案,一方面调整用药控制感染、改善凝血,另一方面迅速置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心功能。

  在医护人员8个昼夜的精心守护下,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心功能明显改善,ECMO成功撤除。

  脱离危险后,张爹爹被转入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心脏康复病房,一场更细致的“共享照护”服务随即展开。护理团队不仅提供精细的生活护理,更量身定制了从床上活动到床边站立到自主行走的渐进式康复计划。目前,患者心衰体征明显改善,活动耐量也明显增加,心脏功能已经恢复。

从抢救室到病床旁,医护人员用坚守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碎玻璃割裂男子生命线,他们用专业与协作逆转危局

  一次不经意的绊倒,一个碎裂的玻璃杯,竟让沈先生瞬间置身于生死边缘:右小腿鲜血直流,失血性休克,生命体征急转直下……所幸,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骨科闻讯而动开通绿色通道,用专业与协作成功逆转危局。

  几天前,51岁的沈先生在家走路时,不小心被椅子绊倒,摔碎了手中的玻璃杯,碎片划破了他的右小腿,鲜血直流,于是他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人员抵达现场时,沈先生已陷入严重失血性休克,血压骤降、意识模糊,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救护人员立即展开补液、升压等急救,并同步通过长沙市第四医院创伤中心网络平台联动急诊急救中心与骨科,报告伤情,启动应急预案。

  急诊绿色通道迅速启动,骨科二病区主治医师彭聪奔赴急诊等待伤者。接诊后,患者被诊断为下肢主要供血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情况紧急,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止血和血管修复。骨科二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熊湘彦迅速带领团队制定手术方案。急诊急救中心、麻醉手术科、输血科无缝联动,术前准备、手术室调度、血液调配同步完成,患者以最快速度被送入手术室。

  手术室内,气氛紧张却井然有序。骨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王海与团队凭借丰富的血管创伤处理经验和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迅速找到患者破裂血管,精准控制出血点,并成功实施了血管吻合修复术。手术过程紧张有序,稳准快畅。随着出血被彻底控制,沈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术后,在骨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沈先生顺利康复。

  从急诊到门诊,从治疗到康复,从抢救室到病床旁,医护人员用坚守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这群白衣天使的身影,是国庆中秋假期里最温暖的风景。致敬,每一位节假日的健康守护者!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娟】
关键词:坚守“医”线 国庆中秋假期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