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子手腕肿痛两年不解,谜案由“MDT”模式揭开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张敏 高琳)“年轻女患者手腕肿疼痛、肿胀两年找不到原因,终于在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精准诊疗下,获得治疗,解决了患者的心头大患。”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肺外结核科主任、主任医师曹仕鹏今日表示,在精准医疗时代,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诠释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长沙市中心医院肺外结核科、骨科、超声医学科及病理科近日携手合作,利用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活检技术,成功为一名辗转多家医院未能明确诊断的年轻女性患者确诊“腕关节结核”,为其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精准诊断的案例,充分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疑难疾病诊治中的显著优势。
持续两年的“疼痛谜案”,由“MDT”揭开
26岁的刘靖(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左手腕会突然肿痛,而且一痛就是两年。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扭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手腕肿得像馒头,连拧瓶盖都困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两年来,刘靖辗转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腕关节感染”。常规检查始终无法明确病因,疼痛反复发作,让她身心俱疲。
在几乎绝望之际,刘靖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肺外结核科就诊。由于腕关节结核极其少见,仅占骨关节结核的1%~3%,且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骨科、超声医学科、病理科专家共同会诊。创伤、关节、骨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丑克分析病情后认为,腕关节结核可能性大,但需精准取材才能确诊。传统穿刺方式风险高、成功率低,而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成为最佳选择。
超声“导航”精准穿刺,病理检测一锤定音
随后,超声医学科介入团队首先通过高频超声检查,清晰显示患者腕关节滑膜增厚、积液,并精准定位到最可疑的病灶区域。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医生像“狙击手”一样,安全避开血管和神经,用粗针穿刺成功获取病变组织。病理科采用先进的分子检测+抗酸染色技术,最终锁定“真凶”——腕关节结核。这一关键诊断,为患者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决定性依据。
明确诊断后,肺外结核科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抗结核方案。短短几周,她的腕关节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大幅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腕关节结核症状隐匿,传统检查难以确诊。”该院肺外结核科主任、主任医师曹仕鹏表示,超声引导穿刺+病理检测的组合,为这类疑难病例提供了快速、精准的诊断新途径。
在精准医疗时代,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出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不仅大幅缩短了诊断时间,更通过多学科的专业视角,避免了单一科室可能出现的诊断盲区。
超声医学科的实时引导让穿刺活检变得安全精准,病理科的先进检测技术则提供了确凿的诊断依据,最后肺外结核科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患者真正受益。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