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回流药”有了“紧箍咒”,确保市民用药安全放心
长沙晚报4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杨明)1日起,“回流药”有了“紧箍咒”。曾经,不少市民在医院隐蔽的角落看到过“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所谓的“医保取现”,就是参保人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药品后,收药人以不同折扣的价格回收。回收的药品经收药人非法转售,再次进入市场销售,也就是俗称的“回流药”。
记者从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4月1日起,省内所有定点零售药店销售药品时必须全流程采集并上传追溯信息。记者在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看到,新举措已落地实施。顾客购买完药品后,结账时药店工作人员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才能完成交易,无论是医保支付还是自费购药,都必须完成这一环节。这一举措将助力监管部门精准掌握药品流向,有效遏制“回流药”现象。
未采集追溯码,将停止医保结算
药品追溯码是什么?它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按照有关药品和医保管理规定,一盒药品卖给患者后,就不能再被卖给别的患者,只能卖一次。因此,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存在多次终端结算扫码记录,则该药品就可能是“回流药”或是被串换销售。
“回流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有效成分不足,有的是过期药、变质药等,都严重损害患者健康。
国家医保局针对“回流药”现象,用一年时间基本构建起了药品追溯码数据体系。国家四部委已经发文,从今年7月1日起,医保药品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必须有码,必须扫码,无码医保不结算。
2024年4月起,湖南省作为国家第一批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采集试点省份,依托全省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按照“先药品后耗材”的思路,稳步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已有4174家定点医疗机构、15816家定点零售药店上传入库追溯信息,1500家定点医疗机构、18530家定点零售药店上传销售追溯信息。
据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不同级别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省内所有定点零售药店自2025年4月1日起,销售药品时必须全流程采集并上传追溯信息;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自5月1日起,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自6月1日起,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自7月1日起,销售药品时需全流程记录药品购进、使用、库存等信息,未按要求落实的定点医药机构将停止医保结算。
扫描药品追溯码可识别“回流药”
市民如何通过追溯码发现“回流药”、药品被“串换”销售等线索?据悉,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已上线。通过该功能,只需扫描药盒上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了解药品的“前世今生”。
购药者可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安装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App,点击首页“我的”,注册或登录账号即可进行下一步查询。
药品追溯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若查询提示“查询到多次医保药品/耗材销售信息”并显示出最近几次的销售记录,该情况说明被查询产品涉嫌多次销售,可能是“回流药”、假药或是被串换销售。
界面如果提示“未查询到该产品销售信息”,则说明该药品销售机构未按要求将追溯信息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患者可以要求该药品销售机构出示药品来源单据,以确保药品安全和来源渠道合法。
据介绍,今年6月底完成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后,省医保局将继续在招采和配送环节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同时沿用药品追溯码采集思路,全面部署耗材追溯码采集工作,并不断深化追溯码应用。预计2026年底前,将实现全品类药品耗材的全流程追溯覆盖。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