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高发!宝宝肚子痛哭闹不休,一查肠内竟有根“吸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陈晓华)“暑期是儿童异物误吸的高发期,吸入的异物包括果核、小纽扣、磁力珠、小玩具等,家长要小心照护儿童以免酿成事故。”今日,湖南航天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文新瑜表示,近期儿科门诊、急诊就收治了多例因儿童异物误吸紧急就诊的病例。
宝宝发热肚子痛,原来右侧腹盲肠内有根“吸管”
患儿敏敏(化名),1岁8个月,因发热2天,昨日家长带着孩子到湖南航天医院儿科就诊。
患儿家属介绍,孩子这两天哭闹不休,还时不时揉着肚子说痛,家长怀疑有腹痛可能,于是医生建议到彩超室做胃肠彩超寻找病因。结果超声显示,在患儿右侧腹盲肠内,看到一条长约91毫米的管状回声区,直径约2.6毫米,周边肠壁增厚至4.0毫米,回声减低。仔细询问家属患儿有无吞食管状异物,家属不能确定。于是主任医师文新瑜、副主任医师黄淼林为患儿紧急会诊,考虑为右侧腹盲肠内异物(吸管)的可能。随后,儿科手术团队为患儿实施了手术取物,证实右侧腹盲肠内异物就是塑料管状物即吸管。
文新瑜表示,小儿胃肠道异物吸入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暑期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群体中高发,常有明显吞服异物病史。异物多种多样,可对局部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并发胃肠炎症、出血及溃疡,严重情况下可引起穿孔。80%以上异物可自行排出体外,当并发黏膜腐烂、溃疡、穿孔、幽门或肠梗阻时,则需要到医院诊治。
检查上,文新瑜介绍,比如X线或CT检查,硬币、磁力珠、玻璃块、石子、金属物等不透X线物质,可清晰显示异物位置。超声检查,塑料物、木质玩具、果核等可透X线物质,可进行胃肠彩超协助寻找。
当儿童独自在家,家长可教会误吸时的自救法
相较于消化道的异物误吸,呼吸道的异物误吸较急、凶、险,尤其是当异物卡喉或者堵塞主支气管时,易引起患儿窒息,需立即抢救,其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下的婴幼儿,建议采取拍背压胸法。首先左手托住婴儿的下颌,将宝宝的脸朝下,可以空托或者是骑跨在家长的前臂,家长的前臂放在腿上做支撑,保持臀高头低位,头略向前倾,右手的掌间部位垂直快速拍打两肩胛骨中间,向前向内快速叩击5次为一回合。如果3个回合后,患儿仍没有异物排出,则将宝宝翻转,脸朝上,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在宝宝两乳线连线的中点进行压胸,即垂直快速按压5下,直至患儿异物排出。
针对1岁以上的儿童,在孩子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先让其腰弯下来,身体略向前倾,孩子站立,家长站在孩子的后方,双手从孩子的腋下穿出,环抱住孩子,左手握拳,右手抓住左手的手腕,注意左手的虎口部分是冲向孩子的腹部方向,然后放在孩子胸部以下、肚脐以上,快速向后上方用力,按压5次,频率为3秒一次,做完以后检查孩子的口腔是否有异物出来。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并且无法自己站立时,先让孩子躺下来,侧躺一边,然后手呈空心状,在他的肩胛骨之间快速拍打5次。如果异物仍卡在喉咙的话,要快速就医。
当儿童独自在家,家长应教会孩子在误食、误吸入异物时正确自救方法。一手握拳,另一手握住这只手,然后朝向自己腹部的方向,后上方迅速按压。如果家里有靠背椅,可以将自己的上腹部压在椅背上,快速向下按压,直到异物排出。
上述方法,适用于患儿发生严重或是完全呼吸道梗阻时的急救,如果患儿能咳嗽,则鼓励患儿咳嗽,促进异物的排出。其次,在急救前不要采取喂水、拍背、倒吊等错误方法,应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对患儿头颈部的保护,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