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上海方舱医院,长沙援沪中医医疗队在抗疫一线迎接“五四”青年节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3日讯(通讯员 金浪 全媒体记者 彭放)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50名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4岁,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30人。这是一支敢于拼搏的团队——24小时完成队员选拔,24小时完成物资准备,24小时完成强化培训;4小时完成160名位患者的收治;中西医结合治疗140小时后,40%的患者达到出舱标准。在领队、副院长唐勇的带领下,长沙市中医医院援沪医疗队坚守在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迎接“五四”青年节。
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由几栋建筑群临时改建而成。到达上海后,医疗队马不停蹄地进行实地勘察,迅速完成场地布局、救治方案、院感防控、物资保障、预警体系等管理规范的建设,组织现场演练。
面对全新的病房,大家需要在实战中摸索。第一次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年轻的医护人员难免紧张。作为曾支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前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易曼挑起大梁,指导规范防护、收治病人、搬运医疗物资、处理紧急情况……每一天都忙成了“陀螺”,“全部的力气都用在了方舱里,一下班感觉两腿发软。”
回忆起第一次踏入方舱的感觉,神经外科的罗凯坦言自己“很紧张”。在神经重症医学科工作多年,却很少接触传染病患者,“最多就是戴N95口罩,很少进行三级防护”。
但一开始收治患者,罗凯便很快投入了工作状态。他把在神经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习惯融入到方舱,将很多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3床有精神症状,6床血压控制得不太好,请各班重点关注”,有了他在工作群里的提醒,每天的诊疗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凯哥是个暖男,有他在,我们这些‘女汉子’就有被照顾的感觉。”很多年轻女医护人员焦虑不安的时候喜欢找罗凯聊天,他三五两句话,就能把大家逗得眉开眼笑。
除了技术活,方舱里的体力活也不少。这支援沪医疗队80%是女队员,很多搬上搬下的体力活就由男队员承担。每次召集“搬运工”“快递员”,罗凯和神经内科的袁莎都都积极响应。袁莎是医疗组最年轻的医生,担任团队秘书,负责团队的生活保障,大家有任何困难和需求,他都会竭尽全力。
“我在急诊习惯了,夜班我来值吧!”急诊重症医学专业的严峻果断干练,主动承担起方舱的夜班和特殊患者的查房。一天晚上,一名患者突然阵发性呼吸困难,自以为新冠肺炎病情加重,无比恐慌。严峻一边安抚,一边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迅速作出判断,考虑为急性左心衰,紧急联系转诊,由罗凯全程护送。患者好转后,对长沙的中医医疗队连连夸赞。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疗队的护理“娘子军”看上去较弱,工作起来毫不含糊。
“先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拉链是否完好,防护服要完全遮盖工作服和帽子。”90后护士汤洁平时在急诊科工作,练就了严谨果敢的性格,护理操作“滴水不漏”,承担了医疗队大量的培训工作。队员们防护操作不到位的地方,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新婚的彭顺利本来打算4月份拍摄婚纱照。得知她主动申请支援上海抗疫,丈夫马上推迟了婚礼,支持她的决定。到达方舱后,彭顺利发挥中医专科护士的优势,带着患者练习呼吸操,运用穴位按摩等中医方法加快康复。
下了“战场”,这群年轻医护人员展示朝气蓬勃、出多才多艺的一面,唱歌、跳舞、拍视频、做海报……把“两点一线”单调的援沪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像他们一样,在援沪抗疫前线,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有情怀的青年还有很多。这个抗疫的“主战场”,也成为基层党组织培养锻炼青年生力军的第一线。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疫”中,随处可见新时代青年的身影,他们给疫情中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也在特殊的“人生课堂”上不断历练成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