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医生提醒:过敏的宝宝也能接种部分疫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黎雨 吴靖)6岁的乐乐以前容易感冒发烧,因为过敏很多疫苗都没有接种,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医生的建议下补种了一部分疫苗,加上医生的营养和喂养指导,乐乐现在很少生病了,体重身高都达标了。2020年7月8日是第16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今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在岳麓山院区举办科普、义诊活动,儿科(儿童过敏反应专科)、综合内科消化专科、急诊医学科、心胸外科等普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知识,指导群众走出认识误区。
今日,乐乐的家人也带他来复诊。据其家人介绍,乐乐出生时妈妈母乳不足,加了配方奶粉混合喂养,5个月大时因为湿疹和腹泻被诊断为牛奶和鸡蛋过敏。除了出生到5个月的疫苗,其他疫苗乐乐都没有打。“孩子一直体弱多病,8个月大时得了一次百日咳,在医院待了快两个月,一家人因为孩子的身体发愁得不行。”乐乐的妈妈表示。3岁的时候,妈妈带着乐乐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才知道孩子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种部分疫苗,这才让乐乐的身体好了起来。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过敏反应专科负责人李文开表示,有关报告显示,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患病人群占世界总人口的20%至30%,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世界第6大疾病。我国约有2.7亿人受到过敏问题的困扰,我国儿童过敏的发病率已猛增至30%左右。
李文开介绍,免疫系统对人们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抵挡各种微生物,但有时候保护过度了,把对人体无害的东西误判为“敌人”,产生一种过度或过强的免疫反应,从而造成机体的损伤,过敏就此发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因而比成年人更容易过敏。儿童过敏性疾病如果不及早发现,容易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如果对过敏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一些父母听说疫苗过敏事件,谈“敏”色变,容易把疫苗过敏事件放大化、片面化,导致许多儿童连基础的国家计划免疫接种都尚未完成。
李文开提醒,疫苗过敏非常少见,学龄儿童接种后产生疫苗过敏的概率为2/100000。因此,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注射疫苗会出现过敏反应。患过敏性疾病、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只要既往不对疫苗或其成分过敏、所患过敏性疾病与疫苗成分无关,均可按计划进行疫苗接种。但患有与疫苗成分有关的过敏性疾病患儿,特别是曾经有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情况,接种相关疫苗就需谨慎,要求在具备处理严重过敏反应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此外,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荨麻疹发作、急性感染等疾病未良好控制时,暂缓接种疫苗。若存在过敏史、疑似过敏或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建议接种疫苗前咨询过敏反应专科医生。
小贴士:疫苗里哪些物质与过敏相关
牛奶:婴幼儿3月龄接种的白喉+破伤风疫苗是在牛奶蛋白中培养出来的,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过敏反应,考虑是跟疫苗中的酪蛋白存在一定的联系。
鸡蛋:少许疫苗是以鸡胚蛋白为培养基,如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从理论上讲,对于鸡蛋过敏的人群在接种这些疫苗的过程中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尤其是流感疫苗。但随着人们对于鸡蛋过敏认识的深入以及临床实践和大规模临床的证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流感疫苗对于鸡蛋过敏人群是安全的。若曾经接种流感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不能再接种。
明胶:明胶是一种在食物和药物中广泛使用的动物蛋白,活疫苗或灭活疫苗中(如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日本脑炎、水痘疫苗等)均添加牛或猪来源的明胶作为稳定剂。明胶致敏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抗生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常见抗菌剂常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以防止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即使在疫苗纯化过程中大部分抗菌剂已清除,部分疫苗中仍有痕量抗菌剂。不过,接种疫苗时发生与痕量抗菌剂有关的过敏反应尚无报道。
外源物质:大面积黏膜暴露于高含量天然橡胶的水溶蛋白时可引起速发或严重过敏反应,而天然橡胶存在一些疫苗瓶的瓶塞中和一些预充注射器的活塞中,虽过敏病例报道少见,但严重橡胶过敏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瓶塞中含橡胶的疫苗以及含橡胶活塞的注射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