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程机械扬帆出海势头劲 近三年出口总额增速达77.52%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9月5日,“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闭幕,展会期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11家企业现场签约22.27亿元。
近年来,长沙各级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推工程机械产业逆势突围、扬帆出海。市商务局牵头,聚焦工程机械产业实施外经贸提质增效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超3亿元资金支持,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近三年,长沙工程机械出口总额从163.7亿元大幅增长至290.6亿元,累计增速达77.52%,龙头企业海外营收“一路飘红”,彰显“长沙智造”的全球竞争力。
龙头领跑:海外营收占比创新高 重点市场多点开花
在长沙工程机械出海阵营中,龙头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国际营收达36.9亿美元,占企业总营收比重高达60.26%,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实现14.96%、46%的同比增长,海外市场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 “压舱石”。中联重科海外营收同样亮眼,上半年海外收入138.15 亿元,同比增长14.66%,占总营收比重55.58%,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持续巩固优势地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后起之秀”的突破:铁建重工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5.61亿元,同比激增181.43%,其盾构机产品成功应用于雅万高铁延伸段项目,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参与国际重大基建项目的典型案例;山河智能则聚焦欧洲高端市场,通过“重点突破”策略斩获超1亿元订单,在德国宝马展上推出的欧洲定制版旋挖钻机,凭借精准操控与高舒适性获得当地客户高度认可,为企业打开欧洲市场新局面。
近年来,东南亚凭借强劲需求,成为长沙工程机械“出海”的重要阵地。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长沙工程机械出口超177亿元,其中出口东盟十国30.3亿元,同比增长28.3%。马来西亚是长沙在东盟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沙产的工程机械、锂电池等在当地持续走俏。
在此过程中,湖南建投国贸凭借其集团深耕马来西亚工程多年的优势,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大量设备订单,打破传统单一企业出海模式,构建起湘企抱团出海新格局。
创新赋能:高端化智能化产品成出海利器
长沙工程机械的出海竞争力,源于持续深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技术底气。
在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现场,三一集团携20吨挖掘机、10吨装载;星邦智能58米高空作业车……“长沙智造”军团惊艳亮相,引发国际买家高度关注。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长沙此次通过展会出海带动企业装备出海、技术出海。”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表示,展会期间与马来西亚重型机械业主公会等多家当地商协会建立联系,以便进一步开拓市场。
针对当地复杂地质条件,湖南优钻工程带来了最新的硬岩钻进技术与先进工法。“展会期间,不少客户驱车三四个小时前来洽谈,显示出市场对中国高端工程机械产品与技术的强烈需求。”其总经理申德义表示。
今年以来,长沙工程机械企业纷纷推出让全球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
三一重工集中发布30多款新能源工程机械,契合海外市场低碳发展趋势;中联重科研发的全球最大混合动力矿卡ZTE520,以高效节能优势填补国际市场空白;铁建重工全球首台超智能盾构机“京华号”创下月进尺542米的世界纪录,其技术实力成为开拓海外隧道工程市场的“金字招牌”……
凭借技术创新,长沙工程机械迅速抢占国际市场。2024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出口达290.6亿元,同比增长22.9%,海外营收复合增长率超50%,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三一重工在印尼建成“灯塔工厂”,2024年东南亚订单占比提升至35%;山河智能“挖钻铁军”通过定制化属具,占菲律宾矿山设备市场份额的60%……东南亚诸多标志性工程项目都活跃着“长沙智造”的身影。
政策护航:制度保障+资源链接助力抱团出海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出海”热潮,离不开地方政策和服务的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长沙发布“稳外贸”十条措施,全市各级商务部门结合“万名干部进万企”,持续开展外贸企业大走访,全覆盖服务127家重点外贸企业,为近40家企业解决困难及问题;上线外贸专项服务热线,举办银企对接、供需对接等活动,帮助企业金融授信20.75亿元;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促进1-8月长沙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达16亿元,同比增长15%。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设备更新换代政策效应释放、国家级重大项目陆续开工,长沙工程机械将实现‘国内复苏+海外增长’的协同共振。”长沙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搭建综合性外经贸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支持对外投资合作等举措,继续加大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出海。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