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启动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珂 通讯员 王蕾 康佳)9月5日,湖南省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装配式、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交流会活动在中建五局承建的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一标段项目举行。

活动现场,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宣读《湖南省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方案》,本次“质量月”的主题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旨在全面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进一步提升湖南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水平,以高质量工作助力湖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结束后,百余家企业单位代表走进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一标段项目施工现场,观摩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质量标准化等创新成果。

9月5日,湖南省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易亿摄

绿色建造:从“低碳施工”到“生态共生”

走进施工现场,绿色植被搭配时令花卉组成的花园中,降尘喷淋设备正洒下阵阵水雾,为工地披上“生态彩衣”,吸引观摩人员驻足欣赏。

据悉,项目践行永临结合与花园式工地理念,采用撒草籽+三维网的形式代替绿网。同时,设置扬尘智能监控系统、全自动车辆冲洗平台和智能喷淋降尘设施,实现施工作业“零扬尘、低噪音”,打造绿色和谐的施工环境。建设过程中,项目集成应用14项绿色施工技术,引进光伏太阳能板,建筑工地摇身一变成为能源储蓄站,年发电量超60000千瓦时。

项目采用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团队研发的开槽型叠合板新技术,拼缝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另外,项目应用了预制楼梯、ALC墙板等预制构件,既有效优化了施工周期,又实现了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百余家企业单位代表观摩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质量标准化等创新成果。

智能建造:从“人机协作”到“数字管理”

中建五局三公司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建设工程一标段总工程师刘铭介绍,作为湖南省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项目以“BIM+AI+物联网”为核心,应用自主研发的柔性智能建造平台,对设计、采购、生产、施工、运维等各阶段全要素进行数字化整合,高效赋能工程项目建造全过程管理。

项目基于“中建必倍思”进行BIM模型转换,形成高保真三维虚拟样板,可提前30天预演施工方案执行情况,返工率降低35%。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引入了钢筋绑扎机器人、激光整平机器人、履带抹平机器人、ALC条板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覆盖钢筋、混凝土、二次结构施工、装饰等工序,施工效率提升30%,安全风险降低25%。

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一标段项目即将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质量标准化:从“结果检验”到“过程可控”

质量与安全紧密相连,项目应用QHSE质量管理模块,移动端实时上传质量问题,自动派单、整改闭环,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项目还采用数字回弹仪、数字钢筋扫描仪等物联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实现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分析。

项目还通过焊工作业考核、“项目经理讲质量”等特色活动,推行“质量之星”评选和“工匠之星”卡片发放激励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新格局。

目前,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一标段项目即将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下一步将全力冲刺装饰装修节点,将打造集教学、科研、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园,为湖南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作者:王珂】 【编辑:肖彪】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月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