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重拳整治建筑扬尘,智慧监管守护“天空蓝”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8月19日开始,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覆盖全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联合执法检查。连日来,记者随行直击现场,详细了解长沙如何系统性推进“蓝天保卫战”工作。

检查组对全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嘉 摄

  重拳出击 两天检查47个土方施工项目

  8月19日、20日晚,三个联合检查小组对湖南湘江新区、雨花区、开福区、望城区、天心区、芙蓉区开展了夜间联合执法检查。

  记者随检查组来到敢胜垸浏阳河风光带(劳动东路—榨山港)建设工程、宏大爆破办公大楼和垃圾站等项目现场,实地察看了工地围挡喷淋、雾炮降尘、车辆冲洗平台等设施运行情况,并对裸露土方覆盖、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识、场内道路保洁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检查。

  “从这两天的检查情况来看,大多数项目能落实《长沙市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标准(2025年版)》要求。”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视频监控室监督员颜武明介绍,但仍有个别项目存在未施工作业区域裸土覆盖不到位、车辆进出冲洗不到位、带泥上路、非道路移动机械未悬挂环保标牌等扬尘污染防治不到位的情况。

  据了解,此次行动共检查了47个项目,其中27个项目扬尘防治基本符合要求,20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扬尘防治不到位问题。检查中发现85个问题,责令限期整改13个项目,停工整改5个项目,约谈6个项目。

大多数项目基本符合建筑与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标准的要求。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嘉 摄

  智慧赋能 “千里眼”+“铁脚板”高效监管

  如此大范围的监管,如何实现高效与精准?答案在于一套“线上线下”联动的智慧监管体系。

  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监控室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620个接入市级监管平台工地的扬尘数据。

  颜武明告诉记者,“一旦某个工地的监测数据异常升高,系统会自动报警,信息会立刻推送给项目负责人和监督组长,要求他们立即处理并反馈原因,形成管理闭环。”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在建项目均按要求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两个系统”,市管项目已全部接入,区县项目正稳步推进。这套“千里眼”系统,让扬尘污染无处遁形。

检查组人员在施工项目开展执法检查。  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笑语 摄

  今年三季度以来,市住建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在建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项目开展了2次扬尘防治联合执法行动,共检查项目91个,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停工整改通知书7份,约谈相关责任主体单位14次,6个项目建议移送违法线索。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正致力于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三位一体的长效监管体系,通过强化联合执法、智慧预警与分级管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扬尘防治从“常治”走向“长治”,让“长沙蓝”成为常态。

【作者:刘嘉】 【编辑:肖彪】
关键词:建筑扬尘 智慧监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