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而栗” 打开人生下半场|来长沙 创未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实习生 余佳徐
清晨的长沙月湖公园旁,“三五而栗”的蒸笼正冒着热气,山药米浆的甜香混着油条的酥香弥漫在空气中。店内,15名员工正忙碌地为食客打包早餐,他们中90%以上年龄超过35岁。
这家由湖北“95后”创业者易北打造的新中式便餐店,不仅用烟火气温暖着城市的清晨,更以实际行动打破就业年龄壁垒,让“35岁”从职场门槛变为人生新起点。
打破歧视 餐饮店里的“年龄平权”实践
2025年4月,一则独特的招聘信息在各大网络平台走红——“三五而栗”优先招聘35岁以上青中年。信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讨论,品牌咨询邮箱每天能收到数百份邮件,相关的视频评论区也有着大量求职留言。
“三五而栗”是一家主打传承中国非遗的新中式便餐品牌,2024年底,易北便带领团队开始了筹备工作。品牌名称源于《论语》中的“三十而立”,“三五”指35岁,“栗”则既包含“战力”的意思,也有着“粒粒皆辛苦”的意味。
“身边太多朋友被‘35岁’的年龄门槛挡在求职门外,甚至有一些企业明目张胆地把‘35岁以上勿扰’写在招聘启事上。”易北说道,“既然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号召打破就业年龄歧视,那我就用实际行动来试一试。”
招聘信息发布后产生的火爆效应,是易北没有预料到的,越来越多符合年龄条件的求职者前来应聘,其中不仅有急需再次就业的宝妈,更有创业失败的中年人。“有一位50多岁的大姐,带着锅碗瓢盆、卷着铺盖在店门口守着等待应聘,当时看到真的特别触动。”易北讲道,正是这些求职者,让他意识到一份工作对这类人群来说是多么重要。
今年36岁的林女士是“三五而栗”月湖活字店的店长,负责门店的日常运营和员工的管理工作。谁能想到,就在半年前,她还因为年龄问题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她说:“三五而栗对我来说是一个成长的阶梯。”
除了争取“年龄平权”,易北还为店内员工提供“五险一金”、月休8天的保障。考虑到35岁以上的员工大部分要兼顾家庭,店内还允许员工在非高峰期带孩子来上班。“给员工底气,才能一起把品牌做活,这是双赢。”易北说。
非遗入餐 让传统文化“吃”进生活里
对易北来说,除了帮助就业者突破年龄歧视,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念,就是用餐饮传承中国非遗。
走进“三五而栗”,活字印刷主题的墙面、书法泼墨的装饰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氛围里藏着满满的非遗元素。“饮食是生活大事,用食物做载体,非遗才能真正走进每个人的日常。”易北说道。
这家位于月湖公园旁的首店以“活字印刷”为主题,未来,他还将开出更多不同非遗主题的店铺,希望这些店铺连起来,能成为一张有关非遗的“活地图”。
而在目前推出的食物产品中,同样藏着非遗巧思:永州东安鸡、土家族地皮菌等地方风味被包进手工包子,衡阳卤粉、猪油拌粉等传统小吃成为午餐爆款,连新中式汉堡都融入了国风调味。
虽然易北有着几次创业经历,在餐饮赛道却是初出茅庐。在他的规划中,“三五而栗”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开出35000家店,为社会提供35万个工作岗位。“可能听起来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这就是我们想做的。”易北笑着说。
35岁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人生另一个半场的刚刚开始。“我希望把35岁这个门槛彻底打破,告诉大家年龄并不是劣势。”易北说,他希望能成为一个“先行者”,从自己做起,和全社会一起努力改变职场中的不公。
在这家飘着非遗香气的早餐铺里,年龄歧视被暖意消解,传统文化因烟火气重生——这不仅是一家店的故事,更是一座城市对“多元包容”的温柔实践。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