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潮涌湘江|湘江奔涌 向新而行

相链区块链

  金融“活水”潮涌湘江|“湘江奔涌 向新而行”专栏

  467亿基金赋能长沙产业升级,湘江集团持续创新融资模式

  贾凯清 邝瑶 田尧江 沈纪平

  近期,湘江集团“中金——湘江集团保租房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类REITs”)成功设立并发行。该项目以1.85倍的全场认购倍数和2.20%的优先级发行利率,不仅刷新了湖南省类REITs产品的最低利率纪录,更开创了湖南省租赁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充分彰显了地方国有企业在盘活存量资产、创新融资模式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湘江之畔,金融“活水”正沿着创新之路奔涌向前,滋养实体经济茁壮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金融“活水”的强有力支撑下,湘江集团仅用不到6年时间,实现资产总额两倍增长,营收利润超五倍增长,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超1270亿元。 田尧江 供图

  引得金融“活水”来,资本赋能产业兴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和“压舱石”,肩负着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湘江科创基地,汇思光电的成长故事正是湘江集团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写照。这家专注于高端光芯片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遭遇研发资金瓶颈时,获得了湘江集团大科城公司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注入的3000万元“及时雨”。“这笔资金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实现了设备升级和产能扩张。”湖南汇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思铭感慨万千。如今,完成二期扩建的汇思光电已成为长沙半导体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自2018年明确“投资类企业”定位以来,湘江集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基金集群”,累计设立和参与基金45支,总规模达467亿元;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支持半导体、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服务模式,建立“投资+服务”的全过程赋能机制。截至今年6月,湘江集团已通过各类基金实现投资余额48.3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超300亿元,培育了数十家像汇思光电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有力推动了长沙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

  在低空经济领域,湘江集团2亿元规模的“湘江通航产业基金”近日落地,助力湖南打造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在医疗健康产业领域,11亿元生物医药基金已培育11家优质企业,推动大健康产业生态构建;在科创领域,设立科创、金阳等多支产业基金,结合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高校成果转化项目打造“高校研发—基金孵化—产业落地”闭环,成功孵化10家上市企业,10余家企业稳步推进IPO。

  “双轮驱动”拓渠道,创新融资树标杆

  近年来,湘江集团将“降本增效”贯穿发展始终,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创新融资模式、强化资金管理,筑牢债务风险“防火墙”,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对于企业而言,主体信用评级是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身份证”。湘江集团努力维护国内外信用评级,打造“母子企业”信用等级矩阵,全力维持集团国内AAA主体评级和中诚信亚太Ag、穆迪Baa2、惠誉BBB国际投资级等级,培育提升子公司主体评级等级,打造“母子企业”信用等级矩阵。

  凭借信用矩阵优势,湘江集团构建了“市场化融资+政策性争资”双轮驱动模式,既突破了传统国企融资的单一渠道局限,又避免了新增隐性债务风险,为地方国企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市场化融资,转型突破求发展。回溯创新之路,2018年11月,3亿美元境外债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敲响了湘江集团国际化融资的第一声春雷。以此为起点,境外美元债、CMBS、类REITs、知识产权ABS等创新融资项目陆续落地,湘江集团屡次填补省内同类产品空白,在融资创新的“快车道”上持续突破:2019年3月,成功发行湖南省企业首单CMBS,实现资产证券化零的突破;2022年10月,成功发行省国有企业首单类REITs项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2023年3月,推出中西部首单知识产权ABS,开辟“知产变资产”新路径。

  其中,在发行湖南省国有企业首单类REITs项目过程中,湘江集团面临省内无先例可循的挑战。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集团在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充分准备,通过层层论证确保国有资产转让过户的安全性。项目团队深入研究全国同类成功案例,最终提炼出可借鉴的经验。经过反复优化,集团制定了既符合监管要求又具有创新性的最佳落地方案,并成功获得批复。

  政策性争资,把握机遇强支撑。湘江集团紧密对接政策导向,前瞻性谋划储备优质项目库,构建了高效协同的“研、谋、争、管”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精准把握政策窗口、全力对上沟通汇报,成功争取到政策性资金上百亿元,为多个重大项目提供了强力资本保障,不仅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优化了债务结构,更有效破解了要素瓶颈、加速了战略布局落地。

  通过市场化融资+政策性争资双轮驱动模式,湘江集团在服务长沙、新区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了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自2018年以来,综合融资成本实现“六连降”,累计降幅达227BP,累计节约财务费用超30亿元。

  在金融“活水”的强有力支撑下,湘江集团仅用不到6年时间,实现资产总额两倍增长,营收利润超五倍增长,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超1270亿元。集团高品质开发建设了湘江科学城、梅溪湖国际新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等重点片区,高起点布局培育了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智能网联、科创服务、低空经济、港口物流等市场化板块,高效率组建了集不良资产管理、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于一体的“多元产业金融平台”。

  湘江潮涌处,千帆竞发时。随着金融“活水”的持续涌流与资本效能的深度释放,湘江集团将继续为长沙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金融创新成果惠及区域发展与企业成长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

【作者:贾凯清 邝瑶 田尧江 沈纪平】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金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