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58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湘江科学城科学交流中心预计2026年8月全面竣工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4月3日,记者走进湘江科学城,映入眼帘的是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科学交流中心,这标志着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五大建”主体结构已全面完成封顶。

  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五大建”包含科技服务中心、科学交流中心、交易展示中心、湘江院士港、湘江创新港等项目,预计于2026年建成投用。在和煦的春日暖阳下,湘江科学城宛如一颗崛起的“科创明珠”,熠熠生辉,未来的科技创新引擎呼之欲出。

科学交流中心提前58天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五大建”主体结构已全面完成封顶。均为通讯员 郭天祥 蹇瑞泽 供图

  提前58天封顶,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作为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载体,科学交流中心项目由湘江集团梦想置业公司投资建设,五矿二十三冶承建,是湘江科学中心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打造面向国际的科技论坛、交流和会务活动场所。

  近日,科学交流中心提前58天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以创新技术和高效管理跑出建设“加速度”,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项目正以冲刺2026年8月全面竣工节点全速推进。

在和煦的春日暖阳下,湘江科学城宛如一颗崛起的“科创明珠”,熠熠生辉。

  湘江集团梦想置业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崔贵庚介绍,科学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7万方,总投资19.8亿元,作为湘江科学城核心功能区的重要载体,将与周边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形成联动,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链。

  在项目建设现场,装配式建造工艺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格外引人注目。所谓的“装配式建造工艺”通俗来讲与“搭积木”类似,就是将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

  “我们的混凝土结构大部分都是采用装配式,这种工艺既环保,又能够节省资源、保证工期。”五矿二十三冶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建平介绍道。

  目前,建设团队正锚定6月底完成主体二次结构及精装、机电、幕墙样板段验收的目标,强化举措、加足马力,以“三个一流”原则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湘江科学城首开区项目规划图。湘江集团供图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除“五大建”项目外,湖南大学科创港已经全面完成桩基施工,进入基础及主体建设阶段。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初源新材料研究院、湘江科学城新材料基地、湖南省儿童医院(西院区)、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等项目也都在加足马力推进建设中。

  片区建设多点开花,配套设施持续完善

  放眼湘江科学城片区,湘江集团正在加速推进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湘江集团湘新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全力以赴推进湘江科学城的建设,以最优的承载空间、最完善的配套服务、最前沿的科创生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目前,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项目所有楼栋均已完成封顶,计划今年6月建成,9月正式开学。

  双湖家园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民生项目,可保障湘江科学城范围内3291户拆迁居民的住房需求,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大王山南片保障性住房三期(西地块)可安置1326户拆迁群众,目前正全力推进地上主体施工,整体项目年内将完成封顶。坪塘北片保障性住房三期可安置1204户拆迁群众,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正负零施工,计划2026年完成建设。今年片区还将建设湘江科学城片保障性住房(一期),以及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站、市民公园等众多配套设施。

  片区交通方面,白庭路全长15.15千米,现已完成2段建设,含浦大道—红桥大道段桥梁段已基本完成下部结构施工,红桥大道—白泉路段已启动二层水稳摊铺,科创大道—湘潭银盖路段正在进行二层水稳摊铺,计划今年6月建成。

湘江科学城科学交流中心内景。

  科创大道(原白云城际主干道)全长约7.34千米,计划今年6月完成建设。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暮坪湘江特大桥全长约1.47千米,目前南北两座桥梁主体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水稳、排水等施工,建成后车辆往来湘江科学城和河东,过江只需短短5分钟。

  此外,暮坪大桥河西联络线、首开区“三纵四横”路网、人民港排渍泵站等配套设施也在稳步建设中。

【作者:贾凯清】 【编辑:易隽】
关键词:湘江科学城 湘江科学城,项目建设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