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 近悦远来,长沙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起步就起势 提速更提势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通讯员 汪宏桥
这个春节,长沙招商热潮涌动。
2月8日举行的2025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暨“湘商新十年”系列活动,长沙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额207.15亿元。
趁着全球湘商返乡过年,长沙组织了多场“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活动,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送祝福,精准引导湘商返乡投资兴业。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特写,成为长沙市大抓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长沙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力打造“投资长沙”品牌,激活招商引资“强引擎”,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2024年,长沙实际使用外资27.9亿美元,占全省60%;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3家,同比增长8.3%;共引进重大项目203个,总投资额1714.16亿元。
“一把手”带头全员招商风气盛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
近年来,长沙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领导挂帅出征,全员团结奋斗,让“引项目、抓发展”的热烈景象遍布星城大地,奋力跑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突破,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2024年2月19日,“新春第一会”——全市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举行,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谋篇布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长沙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上率下、凝聚合力,迅速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
从京津冀到粤港澳,从长三角到泛珠三角,从东南亚到欧洲、非洲……一年多以来,长沙招商团队奔赴全球各地,足迹遍布五湖四海。省市领导更是围绕重点产业链,聚焦招商重点区域,频频会见客商,并多次率队赴外地考察学习,叩门招商,以第一速度、第一力度,推动招商引资“质效双升”。
以上率下者强。在“一把手”的带动下,长沙构建起全市“一盘棋”招商引资工作格局。
各园区“走南闯北”,跑出招商“加速度”:望城经开区紧扣5条优势产业链,按图索骥以链招商,在储能产业赛道上,正朝着500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天心经开区招商小队奔赴上海、南京拜访企业,紧盯数字经济、生物医疗大健康产业链补链、强链……
驻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招引专班,充分发挥“前哨战、观察员、侦查员”作用,累计走访企业2200余家(次),推动299个项目签约落地。
上下同心者胜。一批批全员招商的宣传者、推动者、服务员从四面八方涌现。
瑞典瑞欧可持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寿廷,主导的北欧可持续发展协会湖南代表处,已成为推动北欧和长沙科技产业合作的主要平台之一。
“发展没有局外人。”作为长沙第三批招商顾问,张寿廷表示,将继续推动更多北欧企业和机构了解长沙、投资长沙,并推动更多家乡品牌闪耀全球。
“链”上招商新路径带来新气象
放眼星城大地,招商引资的大潮浩荡而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国家全面治理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摒弃“内卷”式招商的大背景下,长沙积极探索招商新路径。
“我负责招引的华秋电子半导体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东方私募、启富资本联合投入4亿元。通过基金招商、招投联动,从得到信息到项目签约,只用了两周时间。”长沙经开区经济合作局招商小分队负责人介绍。
基金招商逐渐成为长沙吸引优质企业的“高招”。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建立基金招商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产业项目投融资交流平台,深化与财信金控、盈科资本等头部创投企业的合作。
汽车产业是长沙经开区的首位产业。2024年6月,上汽大众全新朗逸发动机项目签约长沙经开区。项目首期投资超20亿元。“选择长沙经开区,正是看中了园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高效的服务体系。”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华说。
产业链招商,成为长沙招商引资的关键抓手。
2024年,长沙梳理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客商清单1435家,整理湘商企业家名录587个,摸底与安徽、上海、海南等地产业合作项目249个,开展精准招商、敲门招商、以商招商。例如,楚天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两年累计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00亿元。
为了引来更多“链主”,长沙将目光投向大型央(国)企。2024年,长沙深化央地合作,构建省市央企合作对接联动机制,落地央企项目16个。
湘商也是长沙招商引资的宝贵资源。
坚峰新型智能电动车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荣获长沙2024年度“十大湘商(校友)回归标志性项目”。湖南坚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军难掩激动:“今年1月公司首款产品成功上市并实现销售,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额3亿元。”
为推进湘商回归,长沙连续10年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新春座谈会。自2017年“湘商回归工程”实施以来,湘商回归投资超5000亿元,从蓝思科技、比亚迪到万兴科技、利亚德等,一批又一批优秀湘商企业落户长沙。
如今,大泽湖畔的全球湘商总部基地正加速崛起,一批批重量级企业纷至沓来。2024年,长沙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95家、到位资金898.51亿元,居全省首位。
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湘商回归……长沙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招商“组合拳”,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2024年,全市共引进投资额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6个,杭实集团、视源电子、银丰集团等“三类500强”企业首次在湘落户。
“软硬兼施”赢得客商近悦远来
招商引资工作中,长沙始终用心、用情、用智扩大招商“朋友圈”,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体现服务企业的“长沙温度”“长沙速度”。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化学新材料技术开发,多项专利技术开创全球先河。1月3日,有为技术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望城经开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将从上游源头实现对产业链的有效辐射。
项目从考察到签约,正好一个月。有为技术董事长王智刚坦言:“短短几十天的接触中,我感受到长沙市和望城区重商、亲商、爱商、尊商的浓厚氛围,看到了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产业潜力,坚定了企业的投资决心。”
在长沙,擦亮服务底色赢得企业青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利亚德华中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现场汽笛轰鸣,博世长沙电驱动系统(中国)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惠科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全新出发……更多“老朋友”深耕长沙,选择加大投资、全球布局。
企业的信任、信心的背后,是长沙面对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大考”,加快从拼补贴向拼服务、拼环境转变。
建立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要素保障部门“靠前服务”;搭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全链条全过程跟踪服务招引项目;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走访企业“送解优”;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持续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磁场……一系列“硬举措”打造“软环境”,长沙正以“力度+速度+温度”厚植营商沃土。
2025年,长沙将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树立“N+1”的招商策略,以更大魄力在平台招商、产业招商、要素招商、基金招商、生态招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