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暨“一堂思政课”活动在长沙举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2日,“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暨“一堂思政课”活动在长沙举行。
开启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一师赠予我们什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馆长杨丹的分享以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主线,讲述青年一代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故事,引导青少年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树立远大志向,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杨丹说:“一师赠予我谦虚勤勉的求学之道、挺膺担当的凌云之志、矢志为民的信仰之光,她是‘人民至上’的精神传承,是‘小我’融入‘大我’的信仰明灯。”
从“小工”到“工匠”、从“工棚”到“世界赛场”、从“砌墙”到“砌心”,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分享了自己从普通工人到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不同行业青年的担当精神。邹彬说:“工匠精神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话’,而是干一行、爱一行,把一行做到极致的执着;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把小事当大事干,把重复当修炼干的坚持;更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用双手共同托举的时代精神。”
“95后创业者”顾善植自称是“被长沙烟火气留住的AI追梦人”,2021年公司刚起步时,他和小伙伴从相关部门获得了资金、培训、导师、市场全链条支持,“柳枝行动”“红枫计划”“小荷”项目助力了产品快速孵化。“现在,我们正和合作伙伴在中科曙光(湖南)的国产算力芯片上训练新一代大模型,名字就叫‘橘子洲头’”。顾善植告诉记者,当代青年应当用所学知识给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将所学技能挥洒在祖国大地上,方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2017年,李柏霖从湖南一师毕业后回到家乡怀化市会同县,在粟裕希望小学开启乡村教育之路。班上多数是留守儿童,她带着孩子们成立“种诗班”,把生活的悲喜化作笔尖的韵律。有个孩子写道:“我是一棵树,只有叶子陪我,到了秋天,连叶子也陪不了我了。”诗中未提“孤独”,却字字孤独。有的孩子的诗里有浓烈的爱,“傍晚,我伸了伸懒腰,趴在奶奶背上,黄昏学着我的样子,也伸了伸懒腰,趴在了山上。”也有温暖的梦想,他们写道:“梦想是一颗糖,我想把甜分给更多人。”……如今,“种诗班”已创作1400余首诗歌。“这些诗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更是乡村振兴的星火。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梦想的起点,点亮了山野,也照亮了未来。”李柏霖分享道。
构建思政育人新范式
“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以“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结合”的创新模式,构建了“一堂思政课、一场情景剧、一趟寻访旅、一次韶山行”四大板块联动的立体化活动架构,为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开辟了多维路径。
当天,作为核心载体的“一堂思政课”活动分为《峥嵘岁月 心怀天下》《风华正茂 敢为人先》《百舸争流 无畏担当》三大篇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龙斌讲述国产隧道掘进机研发历程,展现新时代青年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担当精神;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阐述了湖湘儿女擦亮三张“文化名片”的故事;南方科技大学学生韩普宇分享了运用AI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经历,让孩子们理解“文化+科技”的意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任)汤建军从2025年全国两会热词出发,引领广大青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长沙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记者梁兴兴讲述了基层公安干警的英勇事迹,展示长沙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文明、友善……宣讲者通过精彩分享,构建起时空交织的思政育人矩阵。
本次“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创新了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与思政课堂的有机结合,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激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教育厅指导,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支持,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委网信办、长沙市教育局主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