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潮涌共月明!长沙近现代文保中心双节活动点亮红色记忆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宋林林)国庆逢中秋,家国共团圆。今年双节期间,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以“湘江潮涌共月明 且喜人间好时节”为主题,在新民学会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中山亭四大革命文物点推出系列红色文旅活动,让长沙市民在厚重历史中感受节日温情,在革命足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长沙歌舞剧院民乐团的演员手持二胡、琵琶、竹笛等传统乐器,奏响《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经典曲目。

  民乐快闪,革命旧址响起红色旋律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一阵清澈的乐曲声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西坪传来,引得路过蔡锷中路的游人纷纷驻足。长沙歌舞剧院民乐团的演员手持二胡、琵琶、竹笛等传统乐器,奏响《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经典曲目。民乐与青瓦白墙相互映衬,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融。

  “在革命旧址前听这些歌曲,内心的自豪感特别强烈。”来自长沙南雅中学K2509班的一名学生感慨道。这场“祝福祖国”的快闪活动,不仅点燃了参与活动中学生的爱国热情,也让红色基因通过旋律在市民中传承。

  非遗课堂,巧手编织祝福传递温情

  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大厅内,“芳草·薪传”公益课堂在国庆第一天就吸引不少市民参与。中国结绳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妙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罗晴在“八办”现场授课,带领大家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陈妙华一边演示绕绳、打结,一边讲解:“中国结里的‘吉祥结’,每一个绳结都代表美好祝愿,就像我们对祖国的祝福,紧紧相连。”学员们巧手翻飞,剪出团圆图案,编出祝福情结。一位学员捧着自己编好的中国结笑着说:“我要把这份祝福带回家,送给家人。”

民乐与青瓦白墙相互映衬,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融。

市民在“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打卡点拍照。

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大厅内,“芳草·薪传”公益课堂吸引不少市民参与。

  红色行走 城市足迹唤醒历史记忆

  “芳草·寻踪”红色Citywalk线路在双节期间也同步开启,它引导市民走进新民学会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等地,参与者手持集章卡,每到一处便盖上一枚纪念章,让红色之旅更具仪式感。

  “用脚步丈量历史,比看书更鲜活。”市民刘先生参加完国庆首日的行走后感慨。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前参加“芳草·寻踪”红色Citywalk的一位游客向记者表示,“集章打卡不仅增添趣味,更让红色记忆‘被带回家’。”

  同期,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内展出的“文物里的抗战故事”主题联展以图文形式再现抗战史诗。带孩子参观的陈女士说:“这样的展览是一堂生动的爱国课。”

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内展出的“文物里的抗战故事”主题联展以图文形式再现抗战史诗。

中国结绳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妙华(左三)带领大家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文旅融合 红色资源焕发时代生机

  让革命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新民学会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中山亭四大革命文物点推出了打卡集章赠礼活动,市民使用限定取景框拍照互动,即有机会兑换特色纪念品。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6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通过快闪、课堂、展览、行走等多元形式,推动革命文物与节庆、教育、服务深度融合,让红色旧址不再只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成为市民可感、可参与的城市文化客厅。

  长沙用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活动,让革命文物“活”在当下、暖在人心。这个双节,星城的红色记忆,正如湘江潮涌,绵延不绝。


【作者:任波】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国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