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交首次!马星云荣获“百团百角唱潇湘”“十佳演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舞动星城,长笛遏云。”7月30日晚,从“百团百角唱潇湘”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决赛现场传来喜讯——长沙交响乐团长笛首席马星云荣膺“十佳演员”,她主演的《湘之舞》斩获“十佳节目”。
“百团百角”竞演活动始于2021年,每两年一届。记者注意到,从三届十佳名单来看,歌唱、舞蹈、戏剧演员占多数,以乐器演奏员身份获奖的凤毛麟角。马星云今年能从一众优秀选手与节目中脱颖而出,凭借独奏《湘之舞》为长沙交响乐团拿下“双十佳”,成绩来之不易。
驾驭长笛家族:始于颜值,忠于音色
《湘之舞》,看这名字就知道,这首曲子一定湖湘韵味十足。没错,马星云以长沙花鼓戏小调《洗菜心》的旋律为灵感,编织出动感的脉冲音效。仔细看你会发现,她在演奏中使用了三种长得很像但其实各具特色的乐器:中音长笛、长笛和短笛。
马星云用三种乐器吹出了三个层次,象征着湖南血脉从沉睡、觉醒到蜕变的过程。看到这里,你以为她是土生土长的湘妹子?那就猜错了,其实她是地道的“阿拉上海宁”,来长沙工作也不过6年时间。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也是标准的江南淑女,温柔文静。不过别被她的外表给“骗”了,其实她外冷内热,内心有着不服输、霸得蛮的一面,和湘妹子性格还真有几分像呢!
和很多90后的同龄人一样,马星云也是从小学乐器。不过她开蒙年纪有些早,3岁就学钢琴,这是母亲的决定。马星云父母虽是运动员出身,但骨子里都是文艺积极分子,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学一门乐器,如今这份遗憾终于能在女儿身上弥补回来。尽管马星云后来没有从事钢琴演奏,但这门童子功仍助益很大。
12岁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星云见识了长笛并从此爱上了它。这次学长笛是她和母亲共同的决定,因为这门乐器实在是太漂亮、太优雅了。后来更被“长笛家族”的音色所征服——没错,交响乐团的长笛演奏员吹的不只是标准长笛,还有低音长笛、中音长笛、短笛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庞大的“长笛家族”。这也是马星云能在《湘之舞》中驾驭三种乐器的原因。
马星云与长笛的缘分“始于颜值,忠于音色”。她很快就展露了过人的天赋,老师惊异于她出色的肺活量与气息控制、绝对音感、手指机能。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马星云前往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留学。在“音乐王国”沉浸式的艺术熏陶下,她真正觉醒了对长笛的热爱,“长笛是交响乐团里主要的高音乐器,声音婉转悠扬,是管乐中的‘女高音’。”
青春朝气昂扬:活力之城、友爱之团
2018年学成归国后,马星云曾与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等多个院团有过合作,并努力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正是这年,原湖南交响乐团实行省市共建并更名为长沙交响乐团,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表现之一就是面向优秀的年轻人开放了大量演奏员岗位。第二年马星云看到了长交的招聘消息,这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我到长沙面试的时候,也是一个像这么炎热的夏天。”马星云回忆说,到长沙之后她直奔传说中的五一广场,这座好吃好玩、年轻活力的城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凭借面试时一曲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出色演奏和优秀的综合业务能力,马星云接到了录用通知。没有过多犹豫,她选择留在长沙,加入长沙交响乐团大家庭。
虽然记者担心,上海来的马星云能否适应辣劲十足的湘菜,但这其实不是障碍。初到湖南真正的挑战,是她听不太懂长沙方言。好在乐团是友爱的集体,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2021年,马兴云正式担任长沙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一职,从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大型交响组曲《岳麓书院》,到谭盾大师的《女书》《武侠三部曲》《长沙商铙》,再到欧洲巡演勃拉姆斯的交响乐,长交舞台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这些不同的演出经历丰富了我个人的音乐生涯。对我而言,长沙交响乐团不仅是一个工作单位,更是让我成长进步的殿堂。”马星云说。
私下里的马星云非常喜欢挑战自我,方式就是“扒谱子”。从小她听到喜欢的音乐,就会暗暗记下旋律,再自己演奏出来。“长笛家族”的表现力,更赋予创新变化无限可能,多门乐器不仅涵盖了不同音域,有时候调皮起来,马星云还会把手指击打键盘的声音当打击乐伴奏。瞧,她一个人就玩出了一支乐队的效果。
长沙交响乐团非常支持包括马星云在内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探索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实践,就像这次的《湘之舞》。湖南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兼长沙交响乐团团长王智表示:“此次竞演,乐团不仅绽放出深厚的创作积淀与独到的审美意趣,更以昂扬姿态,诠释了全体演职人员凝心聚力的团队风骨与薪火相传的青春朝气,让艺术的光芒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