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小河乡 “木活字印刷术”亮相农博会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9日(通讯员 宋平 颜梦玲)今天,2017中部农博会仍旧如火如荼,在E1馆的林博馆内,长沙九区县(市)展区各具特色、人来人往,在浏阳馆里,四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还原“木活字印刷术”,工序讲究,格外“吸睛”,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在浏阳馆里,四位老人正在还原“木活字印刷术”。

  “木活字印刷术不能失传。”木活字印刷术第五代继承人潘根业介绍,起初,木活字在浏阳主要用于各大家族的族谱修葺,族谱一般三五十年一修。从1995年后,除了一些零星的私房谱业务外,已无大的印谱订单,至今再未开展过印刷业务。

小河乡木活字印刷术一度面临失传。

  雪上加霜的是,老谱师潘绍初1999年离世,负责工序的人也陆续外出打工,加上小河乡深藏于湘赣交界的边远山区,难以被外界所熟知,木活字印刷术也因此一度面临失传。

  据了解,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木活字印刷术沿袭了宋、元时代的活字印刷工艺,节省工料、易更改,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现代印刷品的油墨气息不同,木活字印刷出的族谱,字形清隽,版式古朴,翻开来后,纸墨清香扑鼻而来。

  目前,以温州东源村为主木活字印刷术,2010年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样的手艺,浏阳小河乡的木活字印刷木不应被遗忘,潘根业与吴汉涌两人依旧不忘祖业,将历代沿用下来的印刷工具及木活字字模(约8万字)妥善保存下来,已拟两年内筹措资金建造“木活字古法印刷展示馆”,招收学员并传授木活字印刷的全套技艺,确保将这一项目能得到持续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通讯员 宋平 颜梦玲】 【编辑:谭伟】
关键词:印刷 木活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