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中秋月

相链区块链

  月光如练,又逢中秋。当皎洁的月色洒满大地,长沙这座城市正以独特的温度,串联起跨越山海的思念与扎根此间的眷恋。

  今夜,无论是身处天涯海角还是立足星城大地,我们因同一轮明月而心意相通。八个真挚故事,致敬每一个在团圆日守望或奔赴的人,愿每一份思念都有归处、每一份热爱都有回响。

  他们在长沙度中秋:

  “巴铁”留学医生上官羽飞:

  在长沙过第15个中秋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充满侠气的名字——上官羽飞。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常有患者在见到他时一脸惊讶:“之前给我打电话的就是你吗?真没听出来是外国人,普通话太好了!”

在实验室里,上官羽飞正专注研究胆管癌的先进疗法。受访者供图

  这位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医生来自巴基斯坦。2010年,上官羽飞来到中国,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15年来,他的每一个中秋节都在长沙度过,这座城市的月圆月缺,见证了他从青涩留学生成长为一名医师的每一步。

  “每年中秋我都和老师、朋友一起品月饼、赏明月,今年也不例外,我会把月亮的照片发给巴基斯坦的家人,寄托思念。这个节日让我在异乡也感受到团圆与温暖。”上官羽飞说,巴基斯坦虽没有和中秋节完全相同的节日,但开斋节等节日同样强调家人团聚、彼此祝福。

  学习之外,上官羽飞常积极参与科室老师组织的义诊,跟随团队深入湖南的郴州、龙山、怀化、江华等地,和老师们一起为偏远地区居民带去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些足迹不仅让他更了解真实的中国,也在他心里埋下了“共同医疗、平等医疗”的种子。

  “就像向家乡亲友介绍中秋文化一样,我会持续传递‘共同医疗、平等医疗’理念。”上官羽飞说,“愿全世界的患者和医生能如一个家庭般团结。希望通过中巴文化与医疗交流,让彼此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温暖。”

  南京来长游客车婷:

  体验不打烊的夜长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我们那有‘苏超’,长沙有‘湘超’,可惜国庆假期没有主场比赛,不然刚好能看一场。”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车婷对记者说道。

这个假期,江苏游客车婷带着7岁的弟弟与丈夫李正阳打卡长沙。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摄

  车婷是个自驾游爱好者,因为工作比较自由,经常驱车天南海北到处转。国庆假期她原本没有出行计划,但假期第二天,她临时决定出游,比较多个目的地后选择了长沙,便与丈夫李正阳开车过来了。

  到了长沙,爱看湖南卫视的她便住在了湖南广电附近,第一天打卡了湖南卫视大楼与七彩盒子等综艺节目录制“圣地”。同行的还有车婷7岁的弟弟,世界之窗和海底世界就成了游玩好去处。

  行程第一天晚上,他们到了渔人码头,体验了长沙宵夜的烟火气。每个到长沙的游客都逃不过湘味小龙虾的诱惑,不过湘菜对于偏甜口的江苏人来说还是太辣了,车婷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忍不住频频灌水。

  后续,几人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行程,黄兴南路步行街、橘子洲、岳麓山、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都是圈定好的目的地。三人一起沉浸在长沙的夜生活里,连7岁的弟弟也是睡意全无、兴致满满。“在我们老家,很多营业场所晚上9点多就打烊了,”车婷感叹,“长沙果然是一座不睡觉的城市。”

  夫妻俩都是球迷,一起看过“苏超”,在长沙看到“湘超”的宣传广告也很感兴趣。只不过车婷是南京人,李正阳是南通人,在球场里就是“敌对球迷”了。在送祝福语时,“各为其主”的两人分别用各自家乡话送出了“中秋快乐,我爱长沙”的祝福。

  “芷江甜茶”创业团队:

  接过科技助农的接力棒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这个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在享受休闲时光时,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芷江甜茶”创新创业团队,依然奋战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办公室里。这群年轻的大学生围坐在一起,反复打磨相关方案和数据,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交织成青春的奋斗旋律。

“芷江甜茶”创新创业团队国庆假期依然在办公室里奋战。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摄

  不久前,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中,他们的项目荣获一等奖。“从实验室到深山茶园,我们已经闯过了许多关,国赛是更重要的战场。”团队成员税杰说,大家在这个假期都没有休息,聚在一起讨论技术难题。办公室的展板上,“芷江甜茶”项目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从2023年偶然发现蒋华良院士关于芷江甜茶(学名:木姜叶柯)的研究作品,到组建团队扎根芷江调研,再到攻克“复合酶+石墨烯膜”提取技术难题……如今,他们开发的甜茶速溶颗粒进入试验阶段,基于木姜叶柯甜茶开发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也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他们还建起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茶农增收。

  “我们接过的不仅是甜茶树,更是科技助农的接力棒。”“芷江甜茶”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张本杰手中的参赛材料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眼下,这群“00后”正用坚守诠释初心:让深山里的“宝藏甜茶”走出湖南,在更大的舞台上讲好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

  湖南师大新生张柯柯:

  此心安处是长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实习生 何芊芊

  “中秋那天,约好了和几个新朋友一起聚聚,也算是我们在长沙的第一个‘团圆节’。”中秋前夕,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大一新生张柯柯满怀期待地规划着他在星城的首个中秋佳节。这个从浙江台州来的18岁小伙,正用年轻的脚步与温热的心,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并与之相融。

张柯柯经常和同学一起爬岳麓山。受访者供图

  “美食出名、旅游资源丰富、城市活力足,这些都是我选择长沙的原因。”国庆节这天,张柯柯和同学一起登上岳麓山,在晨光中见证了“山水洲城”的独特魅力。“湘江两岸的景色太震撼了,这座城市既有厚重的底蕴,又充满年轻的活力。”作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张柯柯觉得长沙正是理想的实践课堂——这里不仅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更为会展产业提供了丰沃土壤。“长沙每年举办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工程机械展等国际展会,都是我们专业学习的最佳案例。”

  对于大学生活,他也有自己的计划,不仅加入了学校的融媒体中心,还尝试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我想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未来能参与策划展现长沙特色的展会活动。”

  这个中秋节,虽无法与台州的家人一起,但对张柯柯而言,更是独立与成长的历练。在星城温暖的灯火下,他与新的朋友、新的生活相拥,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

  他们在异乡望长沙:

  第26批援塞医疗队:

  “我守着责任,你守着家”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中秋佳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医疗队的队员们却以一封封家书,将思念与坚守写进非洲的月色里。

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与当地医护人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亲爱的张先生,明天是10月6日,国庆遇中秋,更是你的生日。”湖南省肿瘤医院的手术室护士洪源伏案执笔,笔尖划过信纸,眼底满是温柔。来非洲210多天,她既是队员救死扶伤故事的“记录者”,也是手术室里争分夺秒的“守护者”。往年此时,再忙也能陪先生吹生日蜡烛,今年却只能隔着时差道声祝福。她望着窗外的圆月,埋首写下:“这轮月和国内的一样圆,我守着责任,你守着家,心就不会远。”

  在驻地的会议室里,队员们围坐书写家书,桌上的小灯笼映得满室暖。医疗组长彭礼明通过书信向儿子和女儿倾诉思念之情;队员刘学与女儿约定,待回家后一同前往游乐园尽情玩耍;潘琼医生将对家人的牵挂与平安的讯息一同写进家书,以电子邮件寄给爱人和家人,让他们不必为自己担忧;而在胡彬医生的信中,洋溢着对父母的深切思念。自今年3月5日进驻以来,他们克服医疗资源短缺、传染病高发等难题,已完成超过10000人次的诊疗工作,其中包括近100台高难度外科手术及100余人次的紧急抢救,用医术架起中塞友谊桥。

  “中秋快乐,我爱长沙!”当地时间10月5日,队员们举着家书齐声祝福,声音在夜空回荡。这一夜,没有亲人相伴,却有“战友”同行;没有家乡烟火,却有守护生命的荣光。

  星邦智能墨西哥工厂张敏:

  “相隔两万里,月亮一样圆”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当一轮明月高悬于长沙夜空,万里之外的墨西哥曙光初现。这已是长沙伢子张敏在异国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虽然相隔一万两千多公里,但两地的月亮是一样的圆!”谈及遗憾,他打趣说道。

  这个秋天,张敏很忙——随着星邦智能位于墨西哥的工厂将于11月投产,身为质量部负责人的他不仅要搭建运营体系,还得负责供应链管理等事务。这正是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出海的一个缩影:“当前墨西哥工程机械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新能源基建、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对高空作业平台、大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等的需求旺盛。”他介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墨西哥工厂作为星邦智能进军美洲市场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本地生产、研发和服务前移的重要功能。

  通过视频连线向家人问好、和当地同事亲手做一顿中式晚餐、从中国超市买来可口的月饼……虽无法回到长沙,张敏在墨西哥的中秋之夜同样温馨。

  身在异国,张敏时常感受到一份责任。“我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星邦、长沙乃至中国的形象。”在这个团圆佳节,他思考着“小家”与“大家”的平衡,“我们的这份坚持,未来能为所代表的一切创造些什么?”

  尽管尚未找到全部答案,张敏却觉得使命更清晰了:“肩负起星邦在墨西哥的工程建设,让它顺利投产。”

  货拉拉司机伍佳豪:

  “为家人奔忙,累并快乐着”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44岁的伍佳豪是常德临澧县佘市桥镇人,丁玲的正宗老乡。他就业经历颇为丰富——经营过便利店、开过物流货车、跑过滴滴,4年前,他到长沙当起了货拉拉司机。

伍佳豪说:“为家人辛苦打拼,值得!”受访者供图

  相比许多本地货车司机只跑市内的做法,伍佳豪的业务范围可以说是不设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要有单他就去。

  4年时间里,伍佳豪跑的长途可不少,他掰着指头告诉记者,陕西、河南、湖北、广东、上海、浙江……在跨城跨省的长途货运中,“每次接单都是一段不错的旅程,见识了祖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每到过年、过节都是货车司机忙碌的高峰期,也是伍佳豪最忙的时候。“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经常有重要的配件要发出去,外地许多厂家的电子产品也要运过来。我们假期接到的订单会比平常多,所以在国庆中秋与家人相聚也算是个小小的奢望。但自己辛苦一点,家里人就少劳累一点。”伍佳豪说。

  国庆节前,伍佳豪运货到广东东莞,回程接了一个益阳老乡。这个小伙子原来在那当外卖骑手,伍佳豪直接帮他把电动车和几件行李一起运了回来。小伙子说,作为湖南人一直在外地漂泊打拼,还是想回长沙发展。在熟悉的乡音里拼事业、守家人,比在外面踏实得多。

  伍佳豪大女儿在长沙读大四,小儿子在临澧读初三,长沙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每次拉完货,路过湘江边,吹吹江风,他都会觉得长沙是真不错,“能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里打拼,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在路上累并快乐着,值!”

  长沙市援藏工作队:

  “中秋快乐,扎西德勒!”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

  “你们好好吃月饼,今年中秋我和藏族同胞一起过啦!”10月5日上午,挂断和家人的视频通话后,长沙市援藏工作队队员张江波悄悄抹了一下眼角,又走向值班室。和他一样,20多位援藏工作队队员今年7月来到西藏贡嘎。中秋月圆时,这群长沙人依然坚守雪域高原,用责任与担当书写湘藏情谊。

  “我忽然觉着,这月亮是一样的,人间的温情也是一样的。”长沙援藏工作队队员、小短援领队赵可薇来到贡嘎的日子即将满月,转眼就是中秋。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这里的月亮像一块被雪山泉水洗了一遍又一遍的羊脂玉,清亮,润洁。在援藏队员眼中,这轮明月静静地照着这片刚熟悉起来的高原,也照着千里之外的故乡。

  踏上藏地,才懂雪山不是风景,是刻在云端的信仰。作为湖南援藏干部,李劲夫投身项目建设已近三个月。初上高原,他既体验了壮阔山河带来的震撼,也度过了头痛失眠的适应期。在这里,他和同事们抢抓施工黄金期,与时间赛跑,与海拔较劲。大家不仅用脚步丈量责任,更用心读懂这片土地。

  “中秋快乐,扎西德勒!”当援藏队员们走进单位值班室的一刻,藏族同事们送上了亲切的问候。桌上摆着藏式酥油茶和从湖南带来的月饼,融合成独特的中秋氛围。大家分享着家乡的中秋习俗,畅谈在高原工作的点滴感悟。

  援藏一任、造福一方。据了解,长沙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阵容涵盖县域治理、园区建设、政法工作以及住建、医疗、自然资源保护、应急管理、新闻宣传等多个领域。这支队伍带着长沙人民的嘱托,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成为湘藏友谊、长贡情谊的新纽带。月光下,他们的身影与高原融为一体,用坚守书写着别样的中秋故事。


【作者:徐媛 宁莎鸥 张炎炎 傅容容 李广军 孙占锋】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中秋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