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湿地“精灵” 松雅湖湿地鸟类栖息地调查启动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张彤)时隔十年重现的东方白鹳、首次现身的白喉红臀鹎……日前,25名鸟类监测志愿者来到长沙的松雅湖湿地,对这里的鸟类展开实地调查,用脚步丈量生态之美、以行动守护湿地生灵。

鸟类监测志愿者在松雅湖湿地启动鸟类栖息地调查启动。通讯员 张彤 供图

  松雅湖湿地是长沙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这里不仅有时隔十年重现的东方白鹳、首次现身的白喉红臀鹎,每年还会迎来小天鹅等候鸟“做客”,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更是城市中难得的鸟类栖息秘境。它为鸟类提供了觅食、繁殖的理想环境,也是探索“城市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样本。

松雅湖湿地是城市中难得的鸟类栖息秘境。

  今年,长沙市政协民盟联合界别委员工作室和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正式启动了“松雅湖湿地鸟类栖息地调查与生态友好模式探索”项目,将通过实地监测、遥感技术结合AI鸟类识别、无人机监测等科技手段,系统调查松雅湖湿地鸟类种类、分布规律及栖息地需求,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探索兼顾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友好模式,同时通过自然教育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湿地保护中。

  为强化松雅湖湿地生态监测力度,推动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事业,日前,松雅湖湿地鸟类调查首场线下活动正式启动。一大清早,25名鸟类监测志愿者来到松雅湖湿地,在湖南大学高翔博士的专业指导下开展湿地鸟类调查工作。高翔长期从事“干旱对水鸟及其栖息地影响机制”的研究,拥有七年洞庭湖、东江湖等大型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调查实践经验,同时深耕生态环保公益领域,致力于通过公众参与类活动普及湿地保护知识、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这里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调查过程中,高博士结合实地场景,向志愿者讲解湿地鸟类辨识要点、栖息地生态特征等专业知识,既保障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也提升了志愿者的生态保护认知。据统计,本次调查通过观察和记录松雅湖湿地常见鸟类,成功记录了乌鸫、八哥、黑水鸡、翠鸟、小䴙䴘、凤头䴙䴘、纯色山鹪莺、白腰文鸟等多个鸟种。通过调查,对当前松雅湖湿地生态环境对鸟类的承载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用脚步丈量生态之美、以行动守护湿地生灵。

  长沙市政协委员、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表示,《松雅湖湿地鸟类栖息地调查与生态友好模式探索》是湖南省“绿色卫士”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也是“你好呀,大自然”科普志愿服务的重要实践。活动既有邀请专业人士、政协委员参与,也扩大社会广大志愿者的参与度,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线下鸟类调查活动,方便更多关注湿地、热爱自然的公众根据自身时间灵活参与,共同为松雅湖湿地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作者:张炎炎】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松雅湖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