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证如何考?记者实地探访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一次突发的身体不适、一场意外事故,都可能让人生瞬间改变。在紧急情况发生、专业救援力量抵达前的“黄金时间”里,一群经过专业培训的“应急救援员”成为守护生命、减轻伤痛的关键力量。

  如果有一张既能自救又能救人的职业资格证书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考取吗?4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86号利璞大厦的湖南瀚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实地探访“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现场,揭秘这一职业的诞生全过程。

  “应急救援员”:国家认定的新职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事故灾难也呈多发态势。除了从源头防范风险外,提升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至关重要。

  湖南瀚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群锋介绍,2019年,“应急救援员”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目录。其从业人员主要从事灾害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受灾人员和财产救助、组织自救互救及善后工作,是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制定。通过考核鉴定者,将获得由人社部批准、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提升队伍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化安全服务水平,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组织开展了此次应急救援专项培训和“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平安保险湖南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普通志愿者不同,应急救援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减轻灾害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学员在进行考前培训。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摄

  理论与实操并重:从“畏难”到“胜任”

  据介绍,本次培训围绕八大核心技能展开:个人防护规范操作、初期火灾扑救(含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术、外伤止血包扎、简易担架扎制、气道梗阻急救、安全标识识别及伤员检伤分类。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重点培养学员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分为线上理论课(40学时)和线下实操课(20学时)。

  “很多人看到‘应急救援员’考试就感到畏难,其实只要学好理论、练好实操,就能胜任。”在考场,记者见到了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应急救援员”优秀师资及考评员袁佳琪。她自2012年起从事培训工作,已授课上千场次,并参与编纂《应急救援员(五级)》职业技能培训统编教材等多部应急管理部教材,经验丰富。

  “以前遇到意外只会打120,现在我能做心肺复苏、处理气道梗阻,甚至会用绳索制作担架。”来自中国平安财险湖南分公司的学员覃怡分享道。班主任李兰表示,学员需通过理论机考和6项实操考核,整体通过率约85%,未通过者有一次补考机会。

  “拿到证书后,他们将从‘旁观者’蜕变为‘生命的守护者’。”李兰说。

  持证上岗:责任重于证书

  持证“应急救援员”在社区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全国现有持证人员约150万,但按基层应急单元配置标准测算,2025年专业人才缺口将达300万。

  本次培训由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主办,学员需完成60学时培训,掌握个体防护、心肺复苏等核心技能。实操考试包括安全评估、灭火、心肺复苏、止血包扎4个必考项和2个抽考项,总分100分,60分及格。

  在征得同意后,记者跟随学员周阳、谢冬林进入考场。谢冬林首先检查安全帽、护目镜等装备,确认完好后向考官报告:“环境安全,考生已做好防护。”随后,两人顺利通过了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考核环节。

  4日,全体学员通过理论测试和实操考核,获得了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颁发的“应急救援员”证书。

  “应急救援员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社会互助的纽带。”学员陈显清指着墙上的标语“黄金时间在你手中”感慨道。

  “以专业守护生命,用行动传递安全!”中国平安财险湖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为社会安全建设注入专业力量。

【作者:周小华】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