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身份证”来了,你申领了吗?(附操作指南)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网购要实名,但又怕泄露个人信息?国家出手了。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据悉,《管理办法》旨在解决公众在网购等互联网活动中因需提供实名信息而产生的隐私泄露担忧,其核心依托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通过发放“网号”与“网证”作为呈现方式,实现既能证明用户真实身份,又能有效避免个人信息过度暴露的目标。

《管理办法》规定,今后在互联网服务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场景,均可依法使用“网号”或“网证”进行。这种方式旨在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直接采集与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效果,并降低相关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根据该办法,“网号”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任何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则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该机制将传统的明文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若需在网上注册账号或进行其他需要身份认证的操作(如证明“你是你”),只需在已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并申领网络身份的基础上,通过该平台进行认证。例如,在某航旅App登录时,用户点击“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图标关联登录,即可免于输入身份证号码。登录后证件信息显示为已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完成,有效防止服务提供方拼凑用户完整个人信息和网络画像。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在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点击“立即申领”并按指引操作,即可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这将便于用户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实现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另外,未成年人同样可以申领网络身份,但需由已申领网络身份信息的监护人进行协助操作。

据了解,平台服务已对接400余款App,覆盖各大互联网平台及政务服务、金融征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行业领域的线上应用。其应用场景广泛,包括账号注册、一键登录、密码找回、手机号变更、会员管理、预约购票等。

网络身份申领攻略

申领需要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在应用商店中搜索并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点击“立即申领”,之后就可以按下图指示进行操作。

制图:央视新闻、公安部网安局、人民网

未成年人申领方式:

制图:央视新闻、公安部网安局、人民网

【作者:张洋子】 【编辑:肖彪】
关键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