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媒体采访团登岳阳楼探寻历史与文旅交融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4日岳阳讯(特派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来岳阳,岳阳楼是必去的打卡点。今日上午,“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全国主流媒体岳阳文旅之行”采访活动的记者一行登上岳阳楼,感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
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所建。主楼坐东朝西,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楼阁,构造独特,工艺精湛。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传承着千古的文化。
踏入景区,先映入眼帘的是五朝楼观,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微缩模型静静伫立,展示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美学。沿着石板路前行,便来到双公祠,纪念着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与岳阳楼渊源颇深的人物。碑廊里,刻满了历代文人墨客为岳阳楼留下的诗词歌赋,笔锋刚劲或飘逸,字里行间都是对岳阳楼的赞美与感慨。
大家站在岳阳楼主楼之下,仰头望去,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登上三楼,凭栏远眺,洞庭湖的浩渺烟波尽收眼底。湖面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远处君山如青螺浮于水面,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不禁想起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景象。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其优美的文笔、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岳阳楼景色的生动描写,让岳阳楼的名声大噪,使其成了中国文化名楼,极大地提升了岳阳楼的知名度和文化价值,使其在国内外广为人知。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千古传颂,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游客前来瞻仰。
2021年,自岳阳楼景区试点夜间开放以来,岳阳楼景区从0.5平方公里扩展至1.3平方公里,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2024年,岳阳楼旅游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随着接待人数不断增加,夜经济消费市场持续升级。
“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于5月24日至26日在岳阳召开,主会场就设在岳阳楼下,大会将推动岳阳以文旅为支点,撬动全域经济的全面升级。”岳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岳阳楼作为核心景区,将带动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更完整的文旅产业链,为岳阳楼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