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事业丨长沙90后夫妻连续一个月夜宿葡萄园
长沙晚报8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29日下午5时许,长沙县安沙镇水塘垸紫慧果园基地,90后小夫妻周雷、湛紫慧每人身背一个喷雾器,正在给葡萄叶喷雾补水。“叶子吸收水分后再补充给葡萄果,这是最直接的保果措施。”湛紫慧告诉记者。
21岁姑娘接管农庄
“我们住在雨花区花桥小区,为了及时给葡萄树补水保湿,快一个月了,我们每晚都是夜宿葡萄园。”湛紫慧告诉记者。
28岁的湛紫慧是一名地道的长沙妹子。“大学毕业前,我爸在安沙镇水塘垸流转了110多亩农地办农庄。加之当年家里拆迁,补偿了100多万元,那时的我不愁吃喝。”湛紫慧告诉记者,父亲在2015年因脑梗塞导致全身瘫痪,几年治疗下来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父亲瘫痪在床,母亲要照顾父亲,还有一个妹妹在上学,眼看农庄面临倒闭,大学刚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湛紫慧意识到,这个家必须得自己站出来支撑。她辞掉了工作,接管了面临倒闭的农庄。
“我从没和农业打过交道,各种困难接踵而来。”正在湛紫慧不知如何是好时,比她大两岁的周雷走进了她的生活。确定恋爱关系后,周雷辞去工作和湛紫慧一起来到位于安沙镇水塘垸的农庄。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外出取经,他们决定关停农庄的餐饮业务,砍掉养鸡养鸭等养殖项目,专门将113亩农庄规划成果园,其中60多亩种葡萄,50多亩种李子、火龙果等。没有资金,湛紫慧说服父母,用房子抵押贷款。一年后,果园初成规模,两人也领了结婚证。
今年已卖出30多万元葡萄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葡萄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站在葡萄树下,满脸倦容的湛紫慧告诉记者。为了保苗保果,小夫妻俩筹资10多万元,8月初在葡萄园里铺设了滴灌设施,并将铺盖搬到了葡萄园搭建的棚子里,接来电源摆上一台冷风机,一住就是差不多一个月。
记者在葡萄园看到,因为措施及时有效,葡萄枝及叶没有发生大面积枯死,因脱水干扁的葡萄也仅占挂果率的0.5%。
因为一直采用有机肥种植,同时实施限量保质的疏果种植技术,葡萄的品质、品相都不错,味道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前来果园采摘的客人绝大部分是回头客。至今,葡萄已卖出30多万元。“现在葡萄园的挂果估计还有1万公斤左右,预计采摘期可持续到中秋节后……”说到这里,小夫妻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