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边城,场上续写一家亲
长沙晚报全媒体评论员 白木
沅水与湘江,同属“四水”,共同滋润着三湘大地,在文化上一脉相承。10月4日晚,“湘超”联赛第四轮,长沙队客场挑战湘西队,在对手的严密防守下1:0拿下3分。这场比赛,与其说是主客队绿茵对决,不如说是延续数百年的“走亲戚”。
球场的草坪上,蕴含深厚的血脉亲情。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的迁徙浪潮中,西进的移民先“上长沙”落脚,再沿沅水向西边的十万大山扩散,一把锄头、一担谷种,在两地间打下了血脉相连的根基。如今,湘西球员带着苗寨龙灯的刚劲驰骋赛场,长沙健儿携着岳麓书院的灵动奋力拼搏,场边球迷的呐喊早已不分你我。湘西球迷高喊“欢迎长沙”,长沙球迷回应“感谢湘西”,赛场上下“双向奔赴”,正是“走亲戚”的具象化。胜负之外,每一次默契传球都是民心的共鸣,每一次并肩喝彩都是亲情的升温。
赛事的热度里,凝聚着坚实的发展纽带。作为省会的长沙,持续为湘西山区赋能,连续31载对口帮扶龙山,引入电商助力湘西猕猴桃、腊肉出山;湘江新区与湘西州共建“飞地园区”,长沙企业将凤凰银饰、蜡染推向国际。而湘西则以生态禀赋为网红长沙添彩,凤凰古城的灯火、芙蓉古镇的瀑布,成为泛长沙文旅线路上耀眼的明珠。两地在产业上“研发+基地”的协作、文化上“非遗+网红”的融合,让“神秘湘西”的韵味与“网红长沙”的热度相得益彰。
绿茵的哨声中,透露清晰的未来方向。从昔日移民路上的风雨同舟,到如今“三高四新”蓝图下的协同并进,长沙与湘西的“亲戚情”早已融入发展肌理。“湘超”赛场的相遇,多像一个生动的隐喻,长沙如湘江潮,以开放姿态辐射带动;湘西似八面山,以坚韧品格积蓄力量。未来,更可借赛事东风,推动岳麓书院与老司城遗址的文化联动,深化长沙园区、学校、医院对龙山等湘西县市的帮扶协作,在产业共兴、文化共荣中续写“长”“湘”厮守的佳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当晚的绿茵场上,奔跑的是球员,流动的是亲情,涌动的是合力发展的心声。这场跨越山水的“亲戚局”,终将让省城的活力与边城的魅力在潇湘大地上交相辉映。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