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许愿池让人感受到善意的重量
袁湖西
7月11日,12083枚硬币汇成的善款,连同5万元现金,被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病房里,成为重病女孩小范范化疗费用的一部分。
今年4月,黄女士为女儿小范范办理了动物园年卡,短短两个月内已带孩子入园5次。然而,6月中旬,女孩被确诊患上恶性横纹肌肉瘤。黄女士尝试联系动物园管理方,希望能协商退还年卡费用,以弥补部分治疗开支。接到电话后,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不仅第一时间为家长办理了年卡退款手续,更做出暖心决定——保留年卡权益,待小朋友康复后,诚挚邀请一家人再来园内游玩。此外,园方还捐赠了5万元现金和12083枚许愿池硬币。(7月17日封面新闻)
重病女孩小范范的暖心遭遇,感动了许多网友。特别是一些南通游客得知此事后,专程去许愿池投下新硬币,“请转给那个宝宝”。那些叮咚入水的声音,不再是孤独的祈愿,而是千万双手共同托举一个生命的和鸣。
善意从不会戛然而止,它总在传递中发酵。人们投币时或许只为小小的祈愿和祝福,只是表达出一点点善意,从未想过它能成为救命的薪火。放眼整个社会,这种小小善举,何尝不是市井烟火中的常态?菜场阿姨给独居老人多塞把青菜,公交车上青年给孕妇让一个座位,便利店深夜亮着“免费热水”的灯牌。它们与池底硬币一样,看上去不起眼,但都在默默散发着温暖,也带动更多人投入这充满善意的生活。当万人的美好心愿流向同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善意便在聚沙成塔中有了千钧重量,许愿池便从景点装饰变成了人间善意的圣殿。
而更动人心弦的,是那张被冻结有效期的年卡。患儿家人请求退卡费时,园方本可依规了事。但他们偏偏多走了一步,保留年卡权益,等待小范范康复。这多走的一步里藏着超越商业逻辑的温情,它把商品交易升华为爱心约定,使患者一家感受到美好祝福,看到生命希望。
善意不能仅靠民众的涓涓细流,更应靠政府完善规章制度来兜底。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在这方面做出积极探索。长沙推行的困境儿童“红黄蓝”风险分级保障机制,对高风险儿童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教育支持及职业培训;江苏推行的困境儿童“成长护航计划”,不仅补贴医疗费,更提供心理疏导与职业培训。制度化的善意让每一个微小的爱心都不再孤单,让每一份温暖都能找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当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那些曾经被忽视的角落也能被阳光照亮。
也许下次你路过许愿池,也会情不自禁投入一枚硬币,因为在你心中,同样种下了善意的种子。而当硬币叮咚入水的那一刻,它不再只为“求平安”的私愿,而是加入了一场永不落幕的爱心接力。善意的重量,足以压垮病魔的天平,催开世间最绚烂的花朵。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