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挡高铁关门?要让无知者有畏
白木
今天,深圳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旅客吴某某(女,43岁)不听从工作人员劝阻,用身体阻挡高铁车门关闭,其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已被行政拘留。(4月20日光明网)
阻挡高铁关门,吴某某不是第一个。据媒体报道,2018年,合肥一位小学教师罗某阻挡高铁关门致列车延迟发车,被停职并处以2000元罚款;2021年,乘客蒋某用行李箱阻挡车门,被行政拘留5日;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又发生多起乘客阻挡车门事件。这都是已公开的案例。
相似的闹剧反复上演,涉事者胡闹的原因各有不同,却有个通病——无知者无畏。他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随手一拦的举动,已触碰法律红线;他们更不明白,这看似为了抢时间的小事,实则将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置于风险之中。
曾几何时,屡有乘客侵扰大巴司机的驾驶行为,导致公共安全事故频发。正是执法机关“零容忍”的雷霆手段,与公交公司物理隔离驾驶室、张贴“干扰安全驾驶涉嫌犯罪”警示标语等硬核举措,才让安全驾驶的法律观念深入人心,使此类违法行为大幅减少。这一转变充分说明,让法律长出牙齿,让违规付出代价,才能让无知者生畏。
笔者认为,治“无知者无畏”的病,得用两副药:一副是严格执法的苦口良药,让人知道胡闹必受罚;另一副是创新普法的“冰糖雪梨”,把法律知识熬成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具体来说,对高铁拦门行为,执法部门要露头就打,依法严惩每一起违法行为,以典型案例立威,吓阻潜在的违法者。另一方面,铁路部门可借鉴公交安全管理经验,在售票窗口、候车区域、车厢内设置醒目标识,用通俗易懂的图文解读相关法律条文,将规则意识融入乘客出行的每个环节。同时,学校、社会也应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从根源上破除无知的土壤。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事关无数人的安全出行。每一次对规则的破坏,都是对公共安全的侵蚀;每一次对法律的无视,都是对社会秩序的挑战。只有当敬畏规则成为社会共识,守法成为全民习惯,这类荒唐的闹剧才不会重演。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