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纳才,需要更多情感基建 | 麓山快评

相链区块链

付臣欢

当各大城市竞相推出高薪岗位与落户政策时,长沙在人才政策矩阵中嵌入了一枚温暖拼图——四天三晚的免费住宿,用更具象的关怀叩开了青年的心门。据《长沙晚报》2月22日报道,从2020年1月起,为了让外地来长沙的青年先安顿下来再找工作,长沙先后投入运营了12家新青年人才驿站,为大学生提供4天3晚的免费住宿和一系列就业创业服务,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服务来长青年2.3万余人次。

新青年人才驿站的设计处处可见巧思。选址毗邻产业园区,让求职者步行可达职场;房间配备城市指南,让异乡人快速融入市井;开放共享空间,让陌生青年结成社群;不定期举办的创业讲座、培训交流等,悄然搭建起企业与人才的对话平台……这些细节远超过简单提供住宿的范畴,更像是一套精密的城市融入系统与人才成长指南。

免费住宿,正是对青年价值的郑重承诺,给予了求职者充分的择业尊严与温柔呵护。特别是对于尚无offer、前路未定的“职场萌新”们而言,这好比“雪中送炭”。这种润物无声的关怀,让更多的青年在收到offer前就完成了对城市的情感认同,因此会由衷发出“几乎满足了我对幸福城市所有想象”的感叹。

人才争夺战已进入3.0时代,单纯的政策优惠难以形成持久吸引力。长沙的实践证明了,城市与人才的关系不是冰冷的供需交易,而是陪伴成长的命运共同体。当求职者吴皓在朋友圈写下“理想城”时,他不仅认可了企业的平台,更认同了城市为个体发展预留的无限可能。这种双向奔赴的情谊,才是人才战略最坚实的基石。

惟楚有材,何以“于斯为盛”?12家新青年人才驿站,可以找到答案:长沙始终保持着欢迎人才的真诚行动。这座城市懂得,真正的人才政策不在于筑起金巢,而在于让每只凤凰都找到栖息的梧桐;真正的爱才不止于“你我相识于顶峰”,更见于“相帮于微末”。在不确定offer得失的前夜,青年们免费入住驿站,感受到的是前路未知却有依靠的慰藉,让人拾起更多勇气向着未来扬帆启航。而城市纳才,恰恰需要更多这样的情感基建。

【作者:付臣欢】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人才 求职 长沙 人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