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坊评弹 | 席间用“公” 不妨蔚然成风

  迟度

  眼下,推广公勺公筷是大势所趋。笔者在平常就餐时发现,大的品牌饭店搞得比较好,基本都配备了专门的公筷公勺,但在一些小餐馆就不太讲究了。有一次,看到餐桌上没有配备,笔者试着问服务员要几双公筷,他们给了。然后比较有意思的是,邻桌或是看到了,也跟着要求提供公筷,店家也给了。

  推广公筷公勺,说到底,还是为了消费者的健康。当对商家倡导效果不太明显时,不妨从唤醒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入手,倒逼商家提供服务。

  此前有报道说,有些人碍于面子,不太接受公筷公勺。这个群体具体有多大,没有权威的数据。就笔者的观察,身边的朋友,包括家人去外面吃饭,如果要了公筷,非但不会受埋怨,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很潮的事情。然后,还能结合当下的新闻策一策。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以前使用公筷公勺没有这么大的知晓度、这么好的氛围。现在有了,为什么不用呢?商家也应该知道这点,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太敢拒绝顾客使用公筷的要求。

  其实,所有文明风尚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少数人带头,更多人响应,才能蔚然成风。前几年,在餐馆把剩菜打包的不多,因为怕有人嘲笑小气;现在打包带走成了惯例,反而剩很多菜,会遭人白眼。所以,我们消费者也应该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要求店家提供公筷公勺,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

【作者:迟度】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民坊评弹 评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