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自熏、辣椒自腌、豆腐现磨—— “蒸解放”很“浏阳”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萌萌
3月26日,最高气温飙升至34℃。走进位于浏阳城区黄泥岭路的“蒸解放”,立马就能感受到比气温更加火热的氛围——
柴火灶里,跃动的火苗舔舐着锅底,干燥的木柴在火光中噼啪作响;蒸笼内,氤氲的水蒸气肆意升腾,蒸菜的香气也随之浓郁起来;餐桌前,来自各地的食客们或埋头干饭,或谈笑生风,人气旺、烟火气足。
靠着新鲜的食材、地道的浏阳味道、实惠的价格,以及独特的装修风格,开业五年多的“蒸解放”不仅赢得了众多本地食客的青睐,还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打卡。
地道浏阳味,引来八方食客打卡
走进“蒸解放”的大门,便有种“穿越时空”之感——柴火灶、黑白电视机、红漆柜子、木制箱子,各类颇具年代感的装修装饰,令人倍感亲切。
厨房和大堂并未隔断,食客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备菜、制作、出菜的整个流程。厨房前的货架上,则展示着店内使用的腊肉、腊鱼、浸辣椒、笋干、粉皮等食材。
蒸新鲜五花肉、紫苏蒸碎鱼头、猪心蒸蛋、手撕火培鱼……翻开菜单,浏阳蒸菜、家常小炒、点心等各类菜品琳琅满目,价格最低8元、最高49.8元。11时许,还没到饭点,大堂内已有八九桌客人就座,等待出餐。蒸菜出菜区前,点单小票已有厚厚一摞。
厨房更是热火朝天,厨师们或忙着烹制蒸菜,或在柴火灶前翻炒菜品。
“我们的紫苏蒸碎鱼头是店里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每天平均要卖出七八十份。”负责制作蒸菜的厨师管斌是一名有着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蒸菜师傅,只见他手法娴熟,依次在十余个大碗内加入鱼头块、紫苏、剁椒、鲜椒,以及蒸鱼豉油、豆豉等调味品,随后将其送入蒸柜。
在蒸汽的催化下,鱼头的鲜美渐渐与紫苏的清香、辣椒的香辣、豆豉的风味融合,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我和家人打算下午前往道吾山游玩,中午先过来吃个饭。”来自长沙的尹女士说,她以前就在“蒸解放”吃过饭,“味道很好,价格也实惠,所以这次又来了。”
“店铺是2020年开业的,原来是个闲置的粮仓,我们的改造没有动大手术,还是保留原来的肌底,老底子的风格、老浏阳的味道,是绝配,客人吃完饭再发个朋友圈,又为我们做了宣传。”“蒸解放”的负责人张江红表示,从开业起,这家店主打的就是价格实惠、口味正宗,“要让更多人吃到地道的浏阳味道。”
鲜美“蒸”味道,接住了浏阳文旅流量
正宗的好味道,离不开本土的好食材。
蒸鲜五花肉要选用当天最新鲜的、肥瘦比例均匀的肉,蒸排骨只用精排,猪油是店内熬制的,就连豆浆、水豆腐也都是员工每天现磨的……
“蒸解放”厨师长黄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食材品质、菜品口味,店铺还一直坚持自制部分食材,“除了自制浸辣椒、剁辣椒,我们还会熏制腊肉、腊鱼、腊肠等食材。”
说话间,他带领记者走进了大厅后方的“腊肉车间”。虽然因为天气渐暖,这里已经停止了熏制食材,但依旧可以闻到浓郁的烟熏味。
“店里用的土鸡蛋、笋干、粉皮、酸菜,也是我们定期到农户家里收购过来的。”黄强说,只有使用本土原生的优质食材,才能做出最地道的浏阳味道,“对产品符合标准、质量稳定的农户,我们还会向他们下长期合作订单。”
地道的浏阳蒸菜,吸引的不只是本地食客。“每到周末,我们都会接待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张江红告诉记者,得益于周末焰火秀的举办,以及浏阳文旅知名度的扩大,为浏阳餐饮行业强势引流赋能,店铺的客流量有了很大提升,“每到周末,店里都是座无虚席,还得等位,高峰期一天要卖出近500碗蒸菜。”开业至今,“蒸解放”不仅在食客中建立了好口碑,还引来了“学艺”的餐饮从业者。
“每年都会有外地学员前来学习制作蒸菜,我们的师傅都会手把手耐心教学,确保学员们掌握制作技艺,将正宗的浏阳蒸菜推广到全国各地。”黄强说。
正是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发扬,让“蒸解放”越来越火。2023年,“蒸解放”团队又在天空剧院附近开了一家名为“浏阳小筑”的店铺,同样主打传统浏阳蒸菜。其工业风的装修风格、地道的风味,也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打卡。加上离天空剧院很近,受到的文旅带动效应更是明显。
“我们计划再开一家店,目前正在选址,让更多人了解浏阳味道,爱上浏阳味道。”张江红说。
食客说
@朵拉爱冒险:作为一个地道的浏阳人,我第一次来“蒸解放”,就感觉惊喜连连!菜品色香味俱全,味道正宗,店里的装修风格也充满了浓浓的老浏阳特色,让人感觉很亲切。
@bubibu:每次去浏阳,我都要挤时间去一趟“蒸解放”。尽管人很多,但菜的口感和上菜速度都特别赞。我最喜欢他们家的蒸排骨、酸菜粉皮,还有每桌都会赠送一份的红薯糯米饭。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