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发经济,推进高质量养老服务
杨成平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银发经济”。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该举措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银发经济应以促进经济转型、增进老年人福祉为核心价值取向
银发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指发展主体在面对或处理银发经济的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基本价值取舍。发展银发经济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银发经济要把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发展银发经济顺应了经济转型发展趋势,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1万亿元,GDP占比约为6%。据相关测算,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银发经济相关行业具备长达数十年清晰、稳定的成长逻辑和行业红利,是确定的、有前景的行业。激发银发经济活力,不仅是我国精准扩大内需、应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路径,也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发掘经济新动能,形成促进内需扩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效应。
其二,增进老年人福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人口老龄化将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而全面增进老年人福祉,应该成为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价值取向。我们应秉持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原则,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二、发展银发经济应把高质量养老服务作为基础性支撑产业
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家政、理财、教育、心理咨询、护理康复、精神慰藉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务。
银发经济主要体现在服务型经济。全面周到的养老服务,可以使老年人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其幸福感、获得感及安全感,对增进老年人福祉最直接、最紧密。因此,把高质量养老服务作为发展银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产业,是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和谐相处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要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在生活照料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送餐、陪护及家政等服务;在医疗保健方面,提供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疾病防治、住院护理以及康复照顾等服务;在文化教育方面,提供老年学校、书法绘画及图书阅览等服务;在法律维权方面,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服务;在体育健身方面,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等服务;在志愿服务方面,提供邻里互助、定期看望、电话问候及谈心交流等服务;在应急救援方面,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安装“一键通”电话,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年人遭遇的各种疾病和意外事件。
统筹规划发展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829.4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7万个、共有床位311.1万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城市,要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兴办或运营老年人供餐、社区日间照料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因地制宜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
三、发展银发经济应以老年群体需求为重要牵引
老年群体的需求决定了未来银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与发展方向,这是发展银发经济要以老年群体需求为重要指引的基本依据。
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具有如下特点:生活照料需求仍是老年人最紧迫的需求;对医疗保健需求旺盛;大多数人经济保障需求依靠自己的收入自给自足,但仍有部分老年人年总收入较低,亟待改善;宜居环境需求,住房生活设施整体偏好,社区层面的适老化设施建设亟待提升;社会参与整体较差,参与认可度低、空间距离远和活动兴趣小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最大障碍;精神慰藉需求主要来源于家庭支持,朋辈支持有待加强;电视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主流媒介,互联网(包括手机上网)位居其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是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柱,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覆盖面较窄。
银发经济要瞄准老年群体的需求特点,以此为指引,整体谋划、精准对接,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通过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升居家适老化水平,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多支柱服务供给体系。政府要当好“引导者”和“监督员”,厘清有为政府的职责和有效市场的作用,采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的合作运营模式,结合各地资源优势、资金情况、企业建设运营成本及老年人可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组建以综合型养老服务集团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联合体,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
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手段。强化老年人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人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科学有效应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变化。
(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教授)
>>我要举报